乌克兰被卖了!普特会后特朗普彻底变脸,真正目标锁定台海,大战将至!
阿拉斯جا那场仅有三小时的峰会,没有签署任何协议,甚至连一份联合声明都欠奉,却让普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让特朗普给出了“10分”的满分自评。这看似矛盾的场景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转向,其真正的风暴眼,并非战火纷飞的乌克兰,而是万里之外的台湾海峡。
这场会晤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原定的一对一密谈,临时变成了美俄外交与安全核心团队的“三对三”会谈。会前,特朗普言辞激烈,警告普京若不合作将面临“严重后果”,制裁大棒挥舞得虎虎生风。可会谈一结束,特朗普绝口不再提“制裁”二字,态度转变得令人猝不及三百六十度。
普京显然是轻松的一方,他甚至当场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也将关系紧张的责任,巧妙地推给了美国前任政府,强调这次会晤为建立良好联系打下了基础。这种氛围,完全不像两个仍在激烈博弈的对手,更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一场没有协议的交易
普京此行的目标,从他带的代表团构成中就能看出端倪。随行的五名官员中,两位是重量级的经贸部长,而本该是焦点的俄军关键将领却无一在列。这清晰地表明,普京的首要任务并非在阿拉斯加谈妥停火,而是寻求俄美关系的正常化,为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的俄罗斯经济寻找突破口。
只要美国能放松制裁,哪怕只是打破外交孤立的僵局,普京这趟就不算白来。特朗普的反应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会后,他亲口表示“至少两三周内不会考虑对俄施加新制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甚至在当时就“预言”,美国可能会取消部分对俄制裁。这种默契,指向了一场没有写在纸上,却已实际发生的“无协议交易”。
会谈地点的选择也颇具深意。阿拉斯加正是1867年美国从沙皇俄国手中买下的土地。美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暗示,一切都可以谈,一切都可以成为交易,包括棘手的领土边界问题。普京对此心领神会,他在会后虽然表示俄罗斯真诚希望结束冲突,但也强调,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必须是长期的,且必须消除所有根源,充分考虑俄罗斯的根本关切。
这番话的潜台词是,停火可以谈,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在这里。乌克兰和欧洲盟友甚至都没有上桌的资格,基辅方面只能在战火废墟中,通过视频发出“和平方案必须与乌克兰共同确定”的苍白抗议。这场峰会创造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大国的命运可以私下协商,而小国的诉求则被无情地排除在外。
为真正的对手腾出手
特朗普之所以愿意与普京达成这种默契,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他在竞选时曾夸下海口,要在“上任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然而从一月到八月,无论是通过电话,还是在沙特、土耳其的多轮谈判,都毫无进展。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超预期,它牵扯了太多欧洲和美国的利益。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急需在外交上取得看得见的成绩,以向国内选民交代。此前,他采取了拜登政府的老路,一边威胁加大对俄经济制裁,甚至要对进口俄能源的中国和印度征收二级关税;另一边则清空军火库存,让欧洲出钱军援乌克兰。这种极限施压一度导致美俄关系降至冰点,特朗普甚至派出两艘核潜艇到俄罗斯周边海域进行武力威慑,而俄罗斯则退出《中导条约》作为反制。
这种紧张对峙的局面,让美国在东欧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特朗普的外交团队清楚,只要俄乌冲突一天不结束,普京就不可能在核心利益上与中国彻底切割。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直言,将俄罗斯彻底推向中国一边,是西方犯下的战略性错误。如今,特朗普似乎想修正这一“错误”。
通过在阿拉斯加与普京达成谅解,哪怕只是暂时的关系解冻,也足以让特朗普从东欧的泥潭中抽出一只脚,从而将战略重心彻底转向他认为的“真正目标”。在应对中国的手段上,他的“对等关税”牌已经宣告失败,最终不得不自己签署总统令,将对华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如此一来,他手中能打的牌,似乎只剩下了那张最危险的“台湾牌”。
台海风浪骤起
就在普特会互递橄榄枝的同时,太平洋上空的气氛却骤然紧张。解放军在短短两天内,出动了57架次军机巡航台海周边,其中38架战机越过所谓“中线”,10艘军舰也已形成合围之势。北京用最直接的军事行动,回应大洋彼岸可能达成的任何交易,表明中国已做好应对最复杂局面的准备。
中国的警惕并非空穴来风。随着美俄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动作愈发频繁和具有挑衅性。早在4月份,也就是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就已将B-1B战略轰炸机部署到日本三泽空军基地,并与日本自卫队进行联合训练。同月,在美菲“肩并肩”演习中,美军首次在菲律宾巴丹群岛公开部署NMESIS反舰导弹系统,其数百公里的射程,意图明显。
进入下半年,军事压力陡然升级。7月至8月,美国联合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举行了“护卫军刀2025”大规模军演,参演人数高达3.5万人,演习内容涵盖登陆作战、网络攻防等敏感科目。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军印太司令部空军开展“太平洋坚定力量2025”军演,集结了300架战机和1.2万名军事人员。
在此期间,台湾的“汉光41号”军演也同步进行,其针对性不言而喻。8月,菲律宾巡逻艇非法侵闯仁爱礁和黄岩岛,在美国的怂恿下不断挑衅。在中方海警依法驱离后,美国甚至直接派出“希尔金”号军舰入侵黄岩岛领海,遭到中国海军的坚决驱离。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清晰地勾勒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轨迹,台海无疑是这个新战略棋盘的中心。
笔者以为
更令人担忧的是台湾岛内的局势。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不久前的地方罢免案中,民进党遭遇挫败,赖清德本人的支持率也跌至上任以来的谷底。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他极有可能选择铤而走险,通过刺激外部局势来巩固权力。他不仅延长了“汉光”军演的时间,还持续向美国购入新式武器。
赖清德最渴望得到的,无疑是来自特朗普一句明确的“武力保台”承诺。这种企图,加上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极大地增加了区域的不可预测性。阿拉斯加的会晤结束12小时后,乌克兰前线的炮火并未停歇,但世界的目光已经开始转向东方。普京的专机向东飞越北极圈,特朗普的“空军一号”则向西降落。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那个被刻意隐藏的“最重要议题”究竟是什么?
答案或许已无需言明。北京用战机的轰鸣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在这场新的大国博弈中,任何形式的幻想都应该被抛弃。战略定力和坚定行动,才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唯一选择。台海的浪,已经高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任何可能到来的狂风暴雨。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40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