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暗示继续“清除”行动,国际规则面临挑战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9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宣称将继续“清除”身处卡塔尔的哈马斯领导层,此言一出,无异于在中东本已焦灼的火药桶上又添了一把柴。这不仅仅是一句威胁,更是对国际法、主权原则以及一切和平努力的赤裸裸的蔑视。问题在于,这种“清除”行动究竟是解决之道,还是将整个地区推向万劫不复深渊的催化剂?
事件的导火索是9月9日深夜,卡塔尔首都多哈遭遇以色列空袭,目标直指哈马斯高层。讽刺的是,这次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与各方讨论一份由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草案。以色列的“精准打击”不仅未能成功“清除”目标,反而造成平民伤亡,并直接炸毁了本已脆弱的和平谈判桌。以色列驻美大使莱特次日便放话:“如果以方此次未能杀死哈马斯领导层,下次将会成功。”内塔尼亚胡的后续表态,无疑是为这种“法外处决”的逻辑背书,将其包装成实现加沙停火的“主要障碍清除行动”。然而,历史的铁证如山,从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到哈马斯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以色列的“定点清除”战术虽在短期内削弱了对手,却从未真正带来持久和平,反而激化了更深层次的仇恨与冲突。
以色列此次对卡塔尔主权领土的袭击,是对国际法体系的公然挑衅。它直接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明确规定的国家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以及国际习惯法中禁止使用武力的核心准则。卡塔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理应受到尊重,任何未经其同意在其境内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是对其主权的粗暴侵犯。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包括美国在内,一致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多哈袭击,强调支持卡塔尔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呼吁各方抓住和平机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更是严厉指出,此举“公然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公然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公然破坏实现和平的努力”。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约旦和黎巴嫩真主党等国也纷纷发声,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卡塔尔作为中立斡旋国的信任基础和地位,也沉重打击了国际社会通过谈判解决地区冲突的信心,为未来国际冲突的解决树立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当斡旋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时,谁还敢充当和平的桥梁?
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清除”行动,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制造更多问题的根源。它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阻碍了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等国为推动停火所做的外交努力,更可能刺激新的极端主义思潮,使本已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雪上加霜。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牛新春一针见血地指出,“定点清除”领导人短期效果或许明显,但从长远看,只会加剧这些国家民众对以色列的仇恨,最终引发更大规模的争端。以色列国内,数千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动被扣押人员获释,这清晰地表明,连以色列民众也开始意识到,真正阻碍和平与人质回家的,并非哈马斯,而是内塔尼亚胡本人对战争状态的依赖和对权力计算的执着。
中东和平的未来,绝不能建立在武力“清除”和主权侵犯的沙滩之上。每一次越境打击,每一次对国际法的漠视,都是对和平希望的无情碾压。真正的和平,需要的是对话、尊重与妥协,而非单边行动和暴力升级。如果任由这种“清除”逻辑主导,中东将继续深陷战火泥潭,全球安全亦将因此蒙上永不散去的阴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实现持久和平的关键,而“两国方案”至今仍是唯一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可行路径。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努力,秉持公正、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立即停火止战,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为中东地区构建一个真正公正、和平、稳定的新秩序。否则,我们所目睹的,将不仅仅是中东的持续动荡,更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加速崩塌,最终,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53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