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获支援?两国激烈争论对俄开战,普京提出停战条件
一天里两国差点打了两百五十次仗,俄乌激烈拼杀,红军城都快要失陷啦。紧要关头,两边大吵大闹,声称要跟俄罗斯开战。与此同时,普京提出了结束战争的条件,表明了俄方的态度。到底是哪两个国家喊要跟俄打仗?普京又具体开出了什么样的停火条件呢?
红军城变成了绞肉机,一天内激战了250次,终于把乌军逼得投降了。
11月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的战报令人生出些许忧虑:在过去的24小时里,俄乌双方在整个冲突地区发生了将近250次交战,仅在红军城方向,乌军就遭遇了差不多90次攻击。按小时算,交火频率达到十几次,也就是说双方士兵几乎没有停歇的余地,阵地推搡可能一米一米地往前挪。
其实俄军对红军城的围攻早就拉开了帷幕,从2024年2月算起,这场拉锯战已经持续将近两年了。起初,乌军还能依靠坚实的城防工事坚持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俄军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
据俄罗斯国防部11月6日的通报显示,俄军当天在短短一天内就占领了城内64座建筑,还成功击退了乌军几十次的突围攻势。到目前为止,俄军的包围圈愈发密集,城里的乌军已经彻底陷入了困境。
有乌军士兵从战场上跑出来,跟外界说,现在城里连一口干净水都找不到,面包早就断供了,很多人饿得啃树皮、喝雨水。之前还出现过一支12人的乌军小队,由于实在坚持不下去,只能举着白旗走出阵地投降。
这种缺水断粮的情况可不是个例,从乌军总参谋部的战报里也能看出,他们如今的重点就是“加强守卫”嘛,说白了就是能挡多久算多久,反攻根本别指望。
红军城的重要性,双方大家都心里清楚。它坐落在顿涅茨克地区,是乌军多个防御据点之间的交通枢纽,一旦俄军攻占得了,乌军整个顿涅茨克的防线就会出现一个大缺口,俄军就能顺势向周边一路推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打到伤亡惨重,双方都没退路,也就造成了每天250次交火的激烈场面。
德波站出来挑战:一个扬言要动武,一个全民都在备战。
就在乌军被困红军城快走投无路的时候,两个欧洲国家忽然跳出来帮泽连斯基“撑台面”,不过他们的态度有点出乎意料——直接表明要跟俄罗斯开战。
11月8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的索尔弗兰克中将公开表示,柏林早就准备和俄罗斯开打了,还说能随时帮忙调动80万北约部队,在180天内布置到俄罗斯边境。
这番话一传出,外头顿时一片哗然。大家都知道,德国毕竟是二战打败的国家,军事力量一直受到不少限制。虽然这几年在北约的架构下也有所增强,但要真跟俄罗斯正面对抗,恐怕还不那么简单。
要说“180天部署80万北约部队”这事,先别说北约成员国能否达成共识,光是这80万人所需的装备和后勤保障,短时间内搞出来也不太现实。大家都能看出来,索尔弗兰克这话,更多像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一方面是在给乌克兰打气,另一方面也在向俄罗斯施压,再加上还想在北约内部展现德国的“坚决态度”。
比德国更靠谱点儿的,得数波兰。就在德国放话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7日,波兰国防部宣布打算在11月22日启动“全民自愿国防培训计划”。这听着挺带劲的,动员对象从中小学到退休老人都在涵盖,培训内容也挺实用,包括安全防护和生存训练这些实战技能。
按照波兰国防部的计划,从今年11月至12月,要先培训10万人,到了2026年目标是做到40万人。这些学员掌握了基本的战争防护知识,一旦有需要,这帮人还能变身成民兵,挺实在的。
波兰这么折腾,背后其实也有点小心思。兜兜转转,波兰和俄罗斯积攒了不少旧账,再加上地理位置紧挨乌克兰,他们一直惴惴不安,怕俄乌那边的事儿会波及到自己地界。
这些年呢,波兰一直是在向北约表明忠诚,采用全民练兵的方式,既能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又能在北约里抬头露面,还顺带给乌克兰一个“信心包”。不过,尽管如此,波兰可没敢真打算对俄宣战,只是以“国防培训”之名做些准备。跟德国那边一味夯夯叫嚣比起来,波兰这边低调行动多了点,虚张声势倒少了。
不管是德国嘴上说得硬,还是波兰在实际练兵,外头都开始担心俄乌局势会怎么演变。虽然目前他们都没有真的出兵,但这那叫唤的姿态,说白了也是火上浇油,容易把矛盾激得更深。一旦不小心爆发冲突,原本的俄乌纷争很可能会变成更大范围的冲突,那就真麻烦了,也是国际圈子最怕的事。
普京手中停战的底牌可不是单纯为了夺地盘,而是为了这四个“安全底线”。
就在德波两国一再高调表态的时候,俄罗斯那方反倒显得挺淡定。11月10日,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当面说,俄罗斯觉得俄乌冲突很快就能结束,只要达到了俄方的目标,战争就可以收场。听起来挺直白的,但实际上,这里面藏着普京的停战底牌。
可能有人会想,俄罗斯说的“目标”到底指啥呢?以前普京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把这事讲得很明白了,归结起来就是四个中心任务:搞清楚引发危机的原因、建立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以及保护那些把俄语当母语、把俄罗斯当故乡的人们的权益。看起来有点抽象,但用通俗的话说,意思其实很简单。
先说“消除危机根源”和“保障国家安全”,其实就是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初衷。以前北约一直在东扩,把防线越拉越近俄罗斯家门口,乌克兰还一度想加入北约,这让俄罗斯觉得挺危险的。
因此,俄方主要的诉求之一,就是希望乌克兰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还要“去军事化”,不能拥有能威胁到俄罗斯的重型武器。就是说,俄罗斯想在自己和北约之间,留出一个安全的缓冲区。
另外,维护俄语人群的权益也是俄罗斯的一个重点,这与顿巴斯和克里米亚这些地方密切相关。这些区域的俄语居民比较多,过去在乌克兰境内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这也是激化冲突的一个原因之一。
目前俄军已经占领了克里米亚和一些顿巴斯区域,俄方肯定会想办法保障当地居民的权益,说白了就是要把这些地区稳定住,不会再出现之前的歧视和不公现象。
这“创造持久和平条件”一说,显得俄方可不是想来一场打了就跑的战斗,他们更希望借此机会彻底解决俄乌之间那些_history_遗留的问题,保证未来不再有闹腾。
佩斯科夫之所以敢说“冲突很快结束”,其实是凭借战场上的优势——红军城眼看就快攻下来,俄军在好几个战场上都占据主动地位。现在提停战条件,目的就是想趁着自己占优的时机,争取拿到最有利的和平结果。
眼下的局势挺微妙的:乌军在红军城陷得挺紧,德波的叫喊反倒像是在放炮,“纸老虎”的说法更像是诈旗。而普京也把停战的底牌亮出来了。下一步,还得看乌克兰和西方怎么抉择,要么继续死磕,要么坐下来讲和。不过,无论怎么选,有一点得承认,战场上的趋势愈发明朗,和平的天平正向占了上风的俄方偏移。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9135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