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破浪!央视首曝火箭军洲际导弹腾空瞬间,官兵一句“祖国就有多稳当”引爆全网
导弹升空刹那,发射车旁的战士赵静三次回头凝望,他的心跳与大国长剑的呼啸同频共振。
2025年7月31日,一段尘封十个月的影像揭开面纱:火箭军某旅实弹发射演训中,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撕裂长空,直刺太平洋深处。这是中国44年来首次公开洲际导弹全射程测试画面——上一次如此震撼的场景,还是1980年“东风-5”划破苍穹的时代。
视频中,导弹离开发射筒的瞬间,火箭军战士赵静的三次回眸成为点睛之笔。“这家伙飞得有多远、打得有多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当。”这朴素誓言随视频传遍全网,24小时播放量突破2.1亿次。
01 大国长剑出鞘,44年等待的震撼瞬间

导弹腾空那刻,赵静和战友们已在战位坚守超过20小时。操作舱内,智能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仪表盘,指尖轻触间完成上百项指令校验。“装备越先进,责任越沉重”,这位服役23年的老兵深知,手中操控的不仅是导弹,更是14亿人的安全盾牌。
此次发射暗藏技术巅峰对决。导弹需跨越数千公里太平洋,落点误差须控制在70海里内。当弹体刺入云层时,西太平洋待命的解放军舰艇已进入一级战备——5分半钟,这是从数据舱溅落到成功打捞的全过程计时,创下新型导弹试验回收速度纪录。
更惊心动魄的是美军侦察机与澳军舰艇抵近窥探。海军官兵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精准定位目标,用行动宣告:中国战略力量的眼睛,比任何窥视者更锐利。
02 亮剑密码,从隐秘到透明的战略转身
此次视频披露延续了中国战略力量展示的新范式。2025年新春,北部战区拜年视频首度曝光7枚东风-41导弹同步起竖,部署坐标清晰可见28。从“藏着打”到“亮着打”,背后是慑战理念的根本转型。
战略透明化正成为新型威慑。当美国在亚太部署“铁穹”反导系统,特朗普政府投入80亿美元升级核指挥卫星,中国选择用实力说话。火箭军某旅长在内部会议上直言:“适度展示拳头,比隐藏肌肉更能避免误判”。
视频中多处打码画面暗藏玄机。军事专家分析,模糊处理的可能是新型诱饵弹释放装置或多弹头分离机制,既保持核心机密,又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洲际导弹突防能力已颠覆传统反导体系。
03 技术巅峰,钢铁巨龙的进化密码
此次发射的导弹虽未明确型号,但技术脉络清晰可循。参照北部战区展示的东风-41:16.5米长的庞然巨物,14000公里射程覆盖全球,分导式弹头可同时打击10个目标。多伦多大学反导实验室模拟显示,此类导弹配合诱饵弹突防成功率超97%。
中国洲际导弹发展关键里程碑
注:根据历次阅兵及官方信息披露整理
智能控制系统是本次最大亮点。弹载计算机可实时感知大气层参数变化,自动修正弹道轨迹。某研究所总工程师透露:“就像给导弹装上大脑和眼睛,命中精度比十年前提高两个数量级”。
04 和平之盾,透明背后的战略智慧

选择在盛夏公开视频绝非偶然。当前国际核态势暗流涌动:美国实战部署核弹头达1770枚,俄罗斯增至1710枚,普京更扩大核武器使用条件。火箭军选择此时亮剑,是对单边核威慑的有力制衡。
“发射是年度训练例行安排”,国防部声明中的定调彰显克制。中方提前向相关国家通报弹道,落点设定公海,搭载训练模拟弹头——每一步都恪守国际规则110。这种透明与克制,恰是大国担当的注脚。
当视频结尾导弹没入云层,赵静和战友们的敬礼定格成历史画面。二十载备份只为这一刻,火箭军某旅的标语墙刻着:“我们沉默,但世界必须听见引信解除的声音”。

太平洋的波涛记录着这枚导弹最后的航迹,而北京指挥中心的屏幕上,代表导弹的光点与代表打捞舰艇的图标完美重合。此刻,千里之外的美军侦察机转向返航——当实力被真实见证,任何窥探都失去意义。
从1980年东风-5的孤勇远航,到如今智能导弹的精准蹈海,44年砺剑之路铸就的不只是射程与精度,更是一个民族捍卫和平的底气。正如网友在弹幕中的呐喊:“你飞得越远,家就越安稳!”
大国重器的光芒,从来不在发射场闪耀,而在每个公民安心入眠的夜色中长明。
#解放军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视频公开#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22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