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B21妄想无视中国防空?别天真了!致命软肋已被中方洞悉

B-21“突袭者”轰炸机被美方媒体捧上了神坛,宣称能在中国领空自由穿梭。

2022年,“1945”军事网站文章更是大肆宣扬它的能力,同年底原型机揭幕。

2023年,它在加州帕姆代尔完成了首次试飞,赚足了眼球。

然而,五角大楼一份内部预算报告却透出玄机:面对先进防空体系,B-21得承担“更高风险”甚至“损失惨重”的可能。

这真是令人费解,这架“神话”里的轰炸机,究竟是技术突破,还是笔高风险投资?

真能遁形?

B-21的隐身技术确实厉害,一体化复合材料,接缝少得可怜。

加上温控涂层和发动机深埋设计,都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但中国的“盾牌”可没闲着,一直在升级。2019年,红旗-9BE防空导弹系统就已亮相。

咱们的JY-27米波雷达早就是公开的秘密,它对隐身目标看得一清二楚。

更别提内蒙古某个基地曝光的量子雷达原型机,这可是未来反隐身战场的关键。

还有空警-500/3000预警机和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它们织就了一张多维度探测网。

B-21并非真的“隐身”,它只是降低了被发现的几率。但在这种立体探测体系下,那点几率正被无限压缩。

近年东部战区公开的军演视频里,防空部队精确锁定F-35模拟靶标,这可不是演习效果。

难逃火网

B-21号称最大航程8000公里,作战半径超4000公里,听起来很远。

可它挂载的常规武器,像JASSM隐身巡航导弹,射程也就不到1000公里。

这意味着它要打击中国大陆目标,必须亲身闯入数百公里的防空识别区。

这就是美军自己都承认的“死亡区域”。这里可不是逛公园。

咱们的红旗-9BE防空导弹,射程近300公里,能同时锁定上百个目标。

它和歼-20隐身战机等,会在这里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网。

B-21弹舱空间有限,飞这么远,大部分空间都得装燃料,载弹量自然受限。

这种“一次性突防”的性价比极低,一旦失手,代价可就太大了。

按下按钮?

别忘了,B-21可不只是常规轰炸机,它核常兼备,是个战略级武器。

它胆敢飞进中国领空,无论带不带核弹,都将直接触碰战略底线。

这种行为,会被我们视为最严重的战略挑衅,没有之一。

中国解放军的反击体系,早已不是过去可比。

2021年,中国电科集团曾展示过电磁脉冲武器模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动能-3反卫星导弹能威胁美军天基系统,让其“大脑”失灵。

更不用说咱们的“东风快递”系列导弹,它们能在区域拒止和战略威慑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军方早就表态,任何挑衅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动用B-21攻击中国本土,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成了战略意图的较量。

它考验的,是美国是否有决心,把战火直接烧到自己家门口。

这种战略风险,谁也承担不起。

结语

那么,B-21就真的一无是处,成了“纸老虎”?当然不是。

它代表了美军在隐身和远程打击领域的顶尖水准,是应对中国A2/AD能力增长的必然反应。

五角大楼希望借此维持优势,突破我们的防御体系。

但它带来的结果,并非美方预想的单向技术碾压。

B-21的诞生,反而倒逼并验证了中国全维防御体系的坚固和有效。

它加速了我们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反制能力的步伐。

最终,大国间的军事博弈,早已超越了单一武器的优劣。

它走向了更为稳定,但也更危险的“体系均势”。

在这场大国棋局里,真正的威慑力,不是你有多少“超级武器”。

而是你的对手清楚,你不仅棋阵已布好,更有随时“掀翻棋盘”的意志。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236949.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