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飞机刚起飞,印度发出核威胁,印媒称中方全境全在打击范围内
2025年8月20日,中国外长结束三年来的首次访印行程不到24小时,印度突然在奥里萨邦试射“烈火-5”中程弹道导弹。 印媒高调宣称:这枚射程5000公里的核导弹“可覆盖中国全境”,甚至扬言能打到欧洲部分区域。
这场精心策划的“肌肉秀”,时间点精准得令人咋舌——外长前脚刚走,导弹后脚升空。 就在试射前两天,中印刚达成“边界问题十点共识”,同意重开边境贸易、恢复直航、设立划界专家小组,莫迪甚至称这是“历史性一天”。
印度到底想干什么?
背后藏着三重意图:第一,掩盖安全焦虑。 5月印巴空战中,印度“阵风”战机被巴军中国造歼-10CE击落,颜面尽失;第二,安抚国内民粹。 莫迪靠反华情绪上台,如今为经济合作转向对华缓和,怕丢了支持率;第三,给边界谈判加筹码。 明知常规军力远逊中国,只能靠核威慑虚张声势。
可这场“核威胁”更像自嗨——中国核弹头数量是印度的3倍多,东风-41射程超1.2万公里,而“烈火-5”连洲际导弹的门槛都没摸到。
刚谈妥合作印度转身就射导弹
8月18日,外长飞抵新德里,这是中国外长自2022年以来首次访印。 印度外长亲自迎接,双方会谈聚焦边界问题和经济合作。
外长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了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经过两天密集谈判,双方达成10点共识,包括重开仁青岗—昌古等三处边境贸易市场、9月恢复中印直航、设立东西中三段将军级会谈机制等。 莫迪政府特意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展现对华缓和姿态。
这些共识背后是印度的经济困境。 美国特朗普政府刚威胁对印度加征50%关税,直接冲击印度依赖出口的纺织、软件产业。 印度急需中国放宽稀土、化肥出口限制,甚至希望联手对抗美国贸易霸权。
然而,8月20日外长专机刚离开印度领空,印度国防部立刻宣布:当天19时50分,在靶场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 印媒立刻跟进渲染:“射程覆盖亚洲全境,包括中国最北部! ”
技术参数暴露短板
印度国防部声称,这次试射验证了“烈火-5”所有作战参数,导弹可随时投入实战。 但国际军事专家戳破了其泡沫:
射程缩水:名义射程5000公里,实际从印度东北部发射仅能覆盖中国东北,若打击北京需前移至中印边境,极易被解放军火箭军锁定。
技术落后:采用老式惯性导航,命中精度约100米,而中国东风-26精度达10米内。 2024年虽宣称实现“分导式多弹头”,但此次试射仅携带单弹头。
生存力弱:50吨的庞大体型需卡车运输,机动性远逊于中国东风-17。 关键的是,印度至今未建成完备的导弹预警系统,一旦遭反击毫无还手之力。
印度战略部队吹嘘“烈火-5”可威慑中国,却刻意回避一个事实:中国拥有600枚核弹头,且东风-41射程达1.4万公里,从中国腹地就能覆盖印度全境。
导弹试射背后的算计
1. 掩盖军事挫败的安全焦虑
这次试射更像是印度对5月惨败的“找补”。 5月7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空战,印军派出最先进的“阵风”战机,却被巴军中国造歼-10CE搭载的PL-15导弹击落。 这场“印巴5·7空战”让印度空军威信扫地,国内舆论痛批“天价战机不堪一击”。
让印度焦虑的是边境基建差距。 中国已在西藏建成覆盖600个村庄的5G网络、12条战备公路,而印度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铁路规划还停留在图纸阶段。
2. 安抚国内反华民粹的表演
莫迪的印度人民党靠炒作“中国威胁”起家,如今政策急转弯谈合作,引发强硬派强烈不满。 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公开抨击:“莫迪正在出卖国家利益! ”
试射导弹成了最佳表演道具。 印媒刻意强调“针对中国”,印度国防论坛上欢呼“让北京颤抖”。 这种情绪操纵立竿见影——试射后24小时内,莫迪在社交媒体涨粉47万。
3. 边界谈判的筹码游戏
外长访印期间,双方同意设立划界专家小组推进边界谈判。 但印度自知处于劣势:中印边境西段,解放军仅驻军5万,而印度部署30万部队,后勤消耗每天超2000万美元。
印度试图用导弹威慑弥补谈判弱势。 印媒放风称:“烈火-5部署后,中国在阿克赛钦让步概率大增。 ”但中方反应冷淡——试射当天,西藏军区同步展开红旗-17A防空导弹演习,用行动宣告“一切尽在掌握”。
国际反应
印度期待的“威慑效应”在国际社会彻底哑火:
美国冷淡:五角大楼仅表示“理解印度安全关切”,却拒绝评价导弹性能。 此前美国刚拒绝向印度提供“萨德”反导系统,担心技术泄密。
巴基斯坦反制:8月21日,巴军试射“沙欣-3”导弹,巴媒嘲讽:“印度的导弹只敢射给国内观众看”。
俄罗斯撤梯子:俄外长提醒“核威慑必须谨慎”,转头却向巴基斯坦推销S-400系统。 印度耗资54亿美元买的S-400,至今连基础阵地都没建完。
连印度网友都开始拆台:“烈火-5试射视频用的是2023年旧画面”“导弹尾焰颜色暴露燃料配方落后”……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40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