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无人艇祭出绝杀!高速逼近贴身自爆,乌侦察舰被炸成碎片,瞬间沉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黑海简直成了乌克兰的私人猎场。无人艇这种新奇玩意儿,在他们手里玩出了花。从登陆舰到克里米亚大桥,甚至连天上的苏-30战斗机,俄国人算是结结实实地领教了这群“海上小强”的厉害。
但游戏规则嘛,就是用来打破的。就在8月28号,俄罗斯国防部甩出一段视频,整个战局的空气都为之一颤。那种感觉,就像是习惯了单方面挨揍的老实人,突然学会了还手,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
视频里,一艘俄军无人艇快得像道水上闪电,直扑乌军的“辛菲罗波尔”号侦察舰。乌克兰船员估计眼都直了,眼睁睁看着这个“小杀手”冲过来,却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一声巨响过后,这艘对乌军来说宝贝得不行的侦察舰,主甲板被炸得稀烂,庞大的船体很快就被黑海冰冷的海水吞噬。俄国人这次不光是报了仇,更是宣告:你们乌克兰能玩的,我们现在也能玩了。
俄国佬也学会了这招
“辛菲罗波尔”号的沉没,对乌克兰海军来说,不亚于心口被捅了一刀。这可是2019年才下水的新锐舰艇,满载排水量超过3500吨,是乌军在海上最重要的“眼睛”和“耳朵”。
它不光能监听破译俄军的通讯,还能识别舰艇潜艇的声纹,甚至监视导弹飞行。更要命的是,这次袭击的地点在多瑙河口,一个靠近罗马尼亚,一直被乌克兰视为绝对安全的大后方。
俄国无人艇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这里来,这等于是在告诉乌克兰人:别睡了,现在没有安全区了。乌克兰海军发言人后来也只能硬着头皮承认船被打了,但嘴硬说只是“侧翻”,不是沉没。可不管是沉是翻,这艘船都废了。
从遥控炸弹到海上幽灵
想搞明白俄罗斯这次反击有多震撼,就得回头看看,乌克兰当初是怎么把无人艇这套“歪门邪道”给发扬光大的。说白了,一开始就是被逼无奈,穷则思变。
2022年,乌克兰安全局在某个地下小作坊里,捣鼓出了第一代“海婴”无人艇。那时的它看着挺寒酸,就带了100来公斤炸药,像个大号的遥控玩具。
第一次上战场,一头撞在俄国军舰上,虽然炸了个响,但也就给人家蹭掉点漆。工程师们很快就明白了,光靠“一换一”的自杀式攻击,效率太低,还不够人家修船的钱呢。
这玩意儿居然还会变身
乌克兰人的脑洞是真的大,“海婴”很快就告别了单一的自爆卡车模式,开始疯狂“魔改”。有的版本在头上装了遥控机枪,还真就在刻赤湾打伤过一架俄军的米-8直升机,简直离谱。
更绝的是水雷布放版。改装后的“海婴”能偷偷摸摸地带着一堆塑料水雷去俄国人家门口布雷。俄军的“西蒙风”号导弹舰就这么着了道,直接被炸成两截。讽刺的是,连俄军自家的扫雷舰,都在自己港口被这种水雷送走了。
到了2024年5月,代号“海婴-阿瓦迪夫卡”的新型号,居然丧心病狂地扛上了122毫米的“冰雹”火箭炮。虽然在海上晃晃悠悠的准头不咋地,但它开创了无人艇从海上洗陆地目标的先河,彻底刷新了全世界对海战的认知。
矛与盾的极限拉扯
面对乌克兰层出不穷的花样,俄国人也从一开始的被动挨打,转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就在他们用无人艇干掉“辛菲罗波尔”号的同一天,乌克兰也宣布用无人机在亚速海揍了一艘俄国导弹舰。
这种你来我往的无人化攻防,已经成了黑海战场的日常。俄军现在学聪明了,开始用“猎户座”无人机在高空侦察,再指挥“柳叶刀”巡飞弹,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从天上猎杀乌克兰的无人艇。
一艘被“柳叶刀”炸成马蜂窝的“海婴”残骸,现在还摆在乌克兰的博物馆里,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新战争的残酷。俄国人还在港口拉起了防雷网,但乌克兰人反手就给“海婴”升级了双卫星通信,专治各种电磁干扰。
结语
黑海这场无人艇大战,早就不是简单的战术对抗了。俄国的运输船和油轮,现在宁愿多绕几千海里走波罗的海,也不敢轻易进黑海,导致前线补给效率大打折扣。俄海军原本想靠着小巧的巡逻舰搞“以小换大”,结果旗舰直接被无人艇围殴致沉,计划彻底泡汤。
现在,俄罗斯终于拿起了同样的武器,用对手最擅长的方式,狠狠地打了回去。黑海的迷雾下,双方的这场“无人战争”才刚刚开始。曾经威风凛凛的钢铁舰队,在这些廉价、灵活又致命的“海上幽灵”面前,从未显得如此脆弱。未来的海战,恐怕真的要变天了。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44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