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档期!2025中国设计周「亲爱」

新档期!2025中国设计周【亲爱】

设计不仅关乎视觉与功能,更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即将到来的中国设计周以“亲爱”为主题,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设计本质的思考——设计如何表达关怀,如何拉近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距离。这一主题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对当下设计行业与社会心态的细腻回应,强调设计应回归人性、传递温度、促进理解。

本届设计周将于12月5日至8日举行,展览场地跨越三大展馆,包括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广州国际采购中心以及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三大展区形成联动,总规模达到18个展馆,汇聚来自全球二十余个国家的一千多家参展品牌与机构,并联合推出四十多个策展项目。展示内容覆盖多个领域,如产品设计、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潮流文化、智能应用、软装配饰、材料研究与高端定制等,辐射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这一规模在亚洲设计展览中属于前列,预计四天展期内将吸引超过四十五万人次的专业观众与设计爱好者参与。

那么,“亲爱”这一主题究竟如何贯穿于展览与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

1.设计的情感表达

“亲爱”强调设计的情感属性和互动性。在日常物品、空间布局或视觉传达中,融入更多关怀与共鸣的元素,成为许多参展作品的共同特点。例如,一些家居设计通过材料触感、使用动线或色彩搭配,增强用户与物品之间的情感联系;另一些文创作品则试图以叙事性设计唤起集体记忆或文化认同。情感化设计并不追求夸张的表达,而是着眼于细微之处,让人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

2.可持续与共生的设计理念

“亲爱”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延伸至人与环境的关系。许多参展项目聚焦可持续材料、循环利用与低碳设计,体现出对自然世界的尊重与关怀。设计师通过创新材料应用和结构设计,延长产品寿命、减少资源浪费,传递出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这种理念呼应了全球设计界对生态价值的重视,也引导公众更加关注设计背后的伦理选择。

3.跨界融合与社群联结

本届设计周特别注重跨界合作与社群互动。展览中不仅有独立设计师、艺术家的作品,也涵盖来自制造业、科技、文化等不同行业的创新实践。通过工作坊、论坛与现场活动,设计周试图搭建一个开放对话的平台,促进不同背景人群的交流与合作。“亲爱”在这一层面上成为一种行动号召,鼓励人们从设计出发,建立更广泛的联结与协作网络。

4.文化传承与当代诠释

“亲爱”也包含对文化根源的眷注与热爱。不少参展作品从传统工艺、地方民俗或历史符号中汲取灵感,并以当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这不仅保留了文化记忆,也让传统得以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生。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文化延续的力量,以及设计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5.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

设计周不仅是展示平台,也承担着教育功能。本届活动特别设置了多个教育导向的策展板块,面向青少年、专业设计师及普通公众,提供互动学习与体验机会。工作坊、讲座及导师见面会等内容,旨在激发创造力、传播设计思维,并引导大众以更包容、更有爱的视角看待设计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设计周并未刻意强调商业推广或消费导向,而是更注重理念传播与行业交流。尽管展会规模庞大、参与者众多,但整体氛围仍以启发思考、共享价值为主。无论是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触动自己的内容,感受到设计所带来的亲密与温暖。

如果你对设计充满兴趣,或希望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最新动态,本届设计周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三馆联展的模式保证了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而“亲爱”这一主题则为展览注入了独特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无论你是寻找灵感、拓展视野,还是期待与同行交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体验。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设计盛事的到来,一起探索设计中的温情与智慧。

(完)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455098.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