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阳谋”:更新159辆CV9035MkIIIC,44辆旧车或助乌克兰解燃眉
丹麦人这波操作,真是把算盘打得噼啪响。
他们不打算给手头那批旧的CV9035DK装甲车缝缝补补了。
直接大手一挥,下单44辆全新的CV9035MkIIIC。
这个“汰旧换新”的决定,可不只是简单的装备升级。
它给援助乌克兰开了一道大口子,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基辅前线迎来强援的希望。
消息一出来,马上就炸了锅。
这意味着,丹麦现役的全部44辆CV9035DK步兵战车,未来很可能被原封不动地打包送走。
送到那个最缺重装备的乌克兰。
这事儿虽然还没板上钉钉,但可能性已经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
一石二鸟的阳谋
你可别以为丹麦人满脑子都是国际主义。
这步棋,首先是为自己精心谋划的。
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丹麦这么干,核心就是为了自家装甲部队的“标准化”。
在这批新订单之前,丹麦就已经订了115辆同款的CV9035MkIIIC。
现在再添44辆,未来丹麦陆军手里,将是一个由159辆同型号、同配置步战车组成的庞大集群。
后勤、维护、训练、备件,全都能拧成一股绳。
整个机械化部队的反应速度和战备水平,将直接上一个大台阶。
对任何国家来说,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长远投资。
画饼虽香还得等
对乌克兰来说,这44辆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瑞典援助的CV9040C,已经在战场上打出了赫赫威名。
那防护,那火力,乌克兰士兵是打心底里认可。
乌克兰自己也通过国际合作,订购了40辆新式的CV9035MkIIIC。
可战场太残酷了,跟绞肉机一样。
据统计,乌军手里和即将到手的近90辆CV90,至少有15辆已经彻底报废。
丹麦这批要是能到货,不光能补上窟窿,甚至够再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械化营。
这对战局的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但关键问题是,时间不等人。
新的MkIIIC最早也得明年才能交付,而且那44辆的订单合同都还没正式签。
在新车到货前,丹麦不可能把自家唯一的现役步战车送人。
那等于自己把家门拆了,国防会出现致命的真空期。
哥本哈根真敢给
不过,千万别小瞧了丹麦挺乌克兰的决心。
哥本哈根过去干的事,证明他们是真敢“豁出去”的。
最典型的就是援助“凯撒”自行榴弹炮那次。
当时,丹麦硬是把自家军队的“凯撒”大炮掏出来送给了乌克兰。
直接导致本国炮兵力量被瞬间削弱。
这种“先人后己”的狠劲儿,给这次CV90的转交,提供了一个极强的参照。
有这个先例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时机稍微成熟一点。
丹麦很可能会再次做出同样果断的决定。
全欧洲都在抢的硬货
放眼整个欧洲,CV90现在绝对是军火市场上的“硬通货”。
瑞典、芬兰、挪威、荷兰这些国家,正扎堆抱团,准备搞一次史无前例的联合大采购。
订单能让生产线未来好几年都停不下来。
制造商英国BAE系统公司,也正玩命地提高产能。
计划到2026年,年产量要干到250辆,远期目标更是每年350辆。
即便这样,面对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想拿新车,还是得老老实实排队。
所以,丹麦这批二手CV90什么时候能腾出手,不仅看丹麦自己,也得看整个欧洲的生产节奏。
结语
瑞典造的CV90步兵战车,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惊艳表现,已经给自己盖上了“实战认证”的金字招牌。
丹麦的这次换装计划,无疑是一场多赢的博弈。
它既让丹麦军队实现了装备现代化,又给乌克兰画下了一块急需的、性能可靠的“大饼”。
虽然具体的交付时间还是个谜,但这批装甲车所承载的希望,似乎已经提前抵达了前线。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7267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