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印度而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
很多人都说到屈辱史、精神层面去了,笔者就想谈一些客观因素:世界工厂的基础是人力成本和对外开放,但不是只有这两样。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相对靠谱的治安,也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其他方面,东莞深圳这些地方能够最早成为加工制造业的集中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上的庇护,要什么给什么,同时工人的基本权益也有了保障,比如同样是工厂,在深圳,基本的五险、包吃住,如果满足不了,你就不要指望招得来人,吃也是有要求的,荤菜没有鬼和你干。
而且工人宿舍,早几年电风扇自来水也是标配,现在空调基本配备齐了,热水也是越来越普及,楼下摆几台投币洗衣机,都不输很多大学宿舍,工人只要背着自己的铺盖衣物就能马上入住,当天上工,不要太方便。还有区政府安排的各种定期消防检查、安全教育,你去深圳问问那些工厂主,缺了这些,工厂活得下去吗?
相比之下,笔者都不说笔者中部老家了,就笔者朋友在某地开厂,注意哦,并不是小城市,其他落后地区还不知道是个什么鬼呢,一问情况,直言小厂条件就那样,宿舍是和几个工厂主一起租的,环境奇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自来水水质还行(如果碰到印染纺纱集中的区域估计这个都满足不了),墙体剥落,床铺陈旧,门都是挂锁插销那种,而且经常出现工人抢插座抢到打架的情况,电线老化,安全隐患他们几个工厂主都知道,然而怎么办呢?找人整修多少次,也就那样,只好装不知道。
车间里几个吊扇撑场面,盛夏工人如果抢不到夜班,旷工钓鱼的、打牌的、去网吧的不计其数,工人也根本不虚你炒他,那边多的是厂找不到人,又不是技工,他们还怕找不到活干?有时候电话里招了几个,还得专门开车去请人家才来。
要是笔者老家一些工厂,那全都是小学毕业,读书读不下去,家里穷的叮当响,索性送你去一些最低端厂,比如生产筷子之类的厂子,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年纪够了再去广东那种。
印度别说什么精神、历史、信仰层面了,就这些硬件、物质要求,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满足。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11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