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强硬派高市,无视中方贺电,北京一反常举动让其懵圈
一个以强硬著称的政客,在上任时连一句官方祝贺都没收到,怎么一转眼就能跟对方在国际会议上相谈甚欢,笑得跟多年未见的老友似的?这事儿,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这事儿的主角,是日本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在韩国庆州的一场国际峰会上,一张她与中方代表会晤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照片里,高市早苗一改往日里那种不苟言笑的“铁娘子”形象,笑容满面,姿态放得很低,那份热情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要知道,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是出了名的鹰派,尤其在对华问题上,她的立场一向强硬。在她当选首相后,欧美国家的贺电纷至沓来,但咱们北京这边却异常安静,连个礼节性的“恭喜”都没给。在外交这个讲究一言一行都有深意的圈子里,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清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你了,但我们不满意。这几乎是把“冷板凳”直接搬到了聚光灯下,让她坐。
按常理推断,碰上这种情况,新上任的领导人要么会先避开风头,要么就得先派人私下沟通,把气氛烘托到位了再寻求正式接触。可高市早苗偏不,她不仅主动要求会面,而且还真的实现了。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是她有什么独门绝技,还是北京的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这笑容背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博弈,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要想解开这个谜团,咱们得先看看高市早苗心里最着急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经济。
别看她在政治舞台上口号喊得震天响,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但作为一国首脑,她比谁都清楚日本经济的家底。翻开日本财务省的贸易数据,你会发现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中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最新的统计,2023年中日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三千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从日本的汽车、精密电子元器件,到高端化工材料,无数的企业都指望着中国的庞大市场吃饭。这个数字,是任何一个日本内阁大臣在做决策时,都必须敬畏三分的现实。
所以,高市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她想玩一招在日本政坛很流行的“政经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在政治上,我继续紧抱美国的大腿,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下扮演好我的角色,历史问题上我也绝不松口,以此来巩固我国内的政治基本盘。但在经济上,咱们是生意伙伴,应该继续马照跑,舞照跳,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发财。她天真地以为,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两者可以互不干扰。
带着这个自认为完美的剧本,高市在去庆州之前,先进行了一次“彩排”。彩排的地点在韩国,对象是韩国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李在明。日韩关系的历史包袱有多重,大家心里都有数,那本账厚得能当枕头用。李在明过去也是个旗帜鲜明的“反日派”,要求日本正视历史、诚恳道歉的调门喊得很高。可这次会面,气氛却出奇地融洽。原计划二十分钟的会谈,硬是延长到了四十分钟。韩媒事后的报道也透露,俩人全程商业互吹,握手拍照,但对于最敏感、最核心的历史问题,双方都默契地选择了回避,一个字也没提。
这次“成功”的彩排,无疑给了高市巨大的鼓舞。她觉得,既然韩国人为了大局可以暂时搁置争议,那么中国人应该也能理解这种“务实”的做法吧?她满心欢喜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与邻国打交道的“万能钥匙”:只要把经济合作的蛋糕画得足够大,那些不愉快的历史问题,就可以暂时被扫到地毯下面。
然而,她显然是高兴得太早了。当她带着这份“成功经验”,自信满满地来敲我们的门时,她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按她剧本出牌的对手。
北京的反应,堪称一绝,也正是这个“反常”的举动,让高市当场就懵了。我们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继续把她晾在一边,而是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会晤。这个消息一出,不仅高市团队感到意外,很多国际观察家也觉得有点看不懂。但高手过招,看的从来不是表面功夫。北京同意开门,不是为了请她进来喝茶叙旧,而是要给她上一堂“入职前”的必修课。
我们的策略,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堪称教科书级别。
第一步,叫“先礼后兵,划定考纲”。在高市当选首相后不到六个小时,中国外交部就迅速作出了公开回应,明确要求日方必须恪守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作出的承诺。后来,王毅外长与日本外相通话时,更是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历史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这系列操作,等于在会面前,就把考试大纲和必答题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她面前。潜台词就是:想见面可以,先把这些题目想明白了再来。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对话可以,但有前提。
第二步,叫“请君入瓮,当面授课”。我们同意在庆州会晤,不是给她面子,也不是忘了之前的不快,而是要创造一个机会,把这些规矩当着她的面,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再清清楚楚地讲一遍。这就像一场面试,我们不是要听你画饼,说未来合作有多美好,而是要先审查你的“求职资格”,看看你是否尊重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和规章制度。高市满心准备的是一套关于经济合作的说辞,结果一进门就发现,桌子中央摆着的,恰恰是她最想绕开的那些政治和历史问题。
这一下,高市彻底被动了。她原以为可以主导话题,把气氛引向她擅长的经济领域,结果发现自己从头到尾都被对方的节奏带着走。她想谈生意,我们却在谈规矩;她想说未来,我们却在讲历史。这种从主动出击到被动接招的巨大落差,才是她那张灿烂笑容背后,真正感到错愕和无奈的原因。她懵的不是“见到了”这个结果,而是“见面方式”和“会谈议程”完全被我们主导了。
你看,同样是面对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邻里之道”。李在明选择的是一种策略性的回避,像个想和邻居搞好关系的人,暂时不提院子里那段有争议的篱笆,先帮对方代收个快递,图的是一个和睦的氛围和未来的方便。这是一种在复杂地缘政治中求生存的务实,也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博弈。
而我们这边,展现的是一种基于实力的坦诚。我们不需要通过回避问题来换取合作,我们的逻辑是: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进门要守规矩。这个规矩的核心,就是尊重我们的核心利益,正视历史。我们不怕把话说开,不怕谈崩,因为道理和实力都摆在那里。我们给高市的,不是一张可以随时作废的“谅解备忘录”,而是一份必须签字画押的“行为准则告知书”。
这场庆州会晤,对高市来说,或许是一次出乎意料的“惊喜”,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精准的“预期管理”。我们让她和她背后的日本政坛清楚地知道,想一边捞着中国的经济实惠,一边在政治上搞小动作,甚至参拜鬼社、挑战我们的底线,这种好事,门儿都没有。
所以,高市那张笑脸能维持多久,并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她自己。
毕竟,外交场上的笑脸可以练习,但摆在桌面上的考卷,却没法作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8627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