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央军委委托,陈赓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担任了什么重要职务?
1939年,彭德怀去和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谈判,路经陈赓所属第129师第386旅驻地河北南乐城。
考虑彭德怀远道而来,陈赓欲设宴给彭德怀补一补身体,可彭德怀的脾气是大家都知道的,反对请客,反对搞特殊化,违反了,即使是同乡战友,也毫不留情。
有人就劝陈赓,当心挨骂。陈赓笑着说:“哎,还是老脾气。”
开饭前,陈赓先跟彭德怀吹吹风:“彭总,这地方有一种鳜鱼,又叫桂花鱼,今天我让战士在附近河里捞了几条,中午请你尝尝。”
彭德怀没在意,答应了。一上桌,炊事班送上了清蒸鳜鱼,彭德怀边吃边称赞,味道确实不错。
稍候,炊事员又送来了一大盘肉丸子。彭德怀眉头紧了:“你不是说吃鱼,怎么又上了肉丸子?”
陈赓笑答:“这是鱼肉做的。”彭德怀无言。不一会儿,炊事员又送上了一盘鸡肉。彭德怀不高兴了,放下了筷子。
陈赓不慌不忙,笑嘻嘻地说:“这河边的鸡主要也是吃鱼长大的。彭总,你好好补补身体,带领我们打日本鬼子……”
还有一次,彭德怀到陈赓部队视察,陈赓什么也不准备,把粗茶淡饭送到彭德怀餐桌上,自己却到隔壁房间关起门来吃好的,且故意磨磨蹭蹭不出门。
彭德怀吃到一半,不见陈赓来吃饭,就推门进来,一看陈赓自己正在那里吃鸡。彭德怀瞪大眼珠,大声说:“好啊!狗娃儿,你给我吃白水煮萝卜,自己却关起门来吃好的。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快点给我拿碗来!”这一次,陈赓又得计了。
因此,彭德怀常说:“我们的陈赓同志是一个乐天派将军。”
的确,陈赓豁达乐观,天资英绝,气势豪放。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何有困难有何险恶,他都从容应对,从不埋怨抱怨。
陈毅说陈赓“像一块玻璃,从里到外都是清楚的”,又“像一块磁铁,风趣幽默,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起革命”,还“是我们党的一门炮,可惜现在我们这种炮少了些,希望能有更多的这样的炮”。
陈赓达观向上,喜欢文娱活动,但对于打扑克、跳舞和打麻将之类,陈赓很少参与。
他对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的同志们说:
“什么玩的我都会,这是我在上海做秘密工作必备的条件与知识,以便于各种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做掩护。
但也是因为做地下工作养成的习惯,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进舞厅,进了舞厅也不跳舞,要小心上女色的当;而且我两条腿都负伤,也不能跳。”
志愿军总部有一架留声机,在紧张工作后欣赏音乐或戏曲时,他经常把电话机放在留声机旁,让值班的同志也能欣赏一下。
1952年6月上旬,中共中央研究决定,调陈赓从朝鲜回国任职。接到命令,细心的陈赓向邓华仔细交代了工作。邓华是5月31日刚刚从沈阳赶回朝鲜战场的,现在中央任命他为志愿军代司令员。
6月13日,陈赓从桧仓启程回国,14日抵达平壤,受到金日成盛情招待。同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陈赓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6月16日,陈赓渡过鸭绿江,回到祖国。20日,一到北京,陈赓就到中央军委报到,请求安排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
6月23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会见了陈赓。一见面,毛泽东就笑着紧握着陈赓的手,说:“陈赓,你辛苦了,快请坐。”
陈赓心急地问道:“叫我从战场回来,有什么急事吗?”
毛泽东从上到下打量他一番,笑着说:“不要急嘛,坐下来慢慢谈。”
对陈赓这个湖南乡里,毛泽东是非常喜欢的。他们都毕业于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比陈赓早5届,是校友。
早在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的时候,陈赓就慕名结识了他仰慕的“毛润之”,后在新民学会会员、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易礼荣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毛泽东面前,陈赓也无拘无束,直来直去。
1943年夏天,毛泽东在延安做报告,因为天气炎热,陈赓口渴难耐,从台下直奔主席台。
毛泽东一愣:“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没有回答,而是拿起毛泽东的搪瓷缸,咕咚咕咚地喝起水来。
然后,擦嘴,敬礼,报告:“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喝。现在没事了。”说完,全场哄堂大笑,毛泽东也笑了。
陈赓也是周恩来的爱将,无论是在黄埔军校,还是南昌起义,无论是在上海滩,还是在长征路上,他们一辈子的战斗情义,可谓生死相依。
待陈赓落座后,周恩来微笑着看着陈赓说:“先谈谈朝鲜战场的情况吧。”
陈赓说:
“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志愿军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指示的持久作战及积极防御的方针,我们用落后的武器打了胜仗,但代价很大,我们凭战斗意志,不怕流血牺牲,狠狠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但要彻底打败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是不行的,技术兵器的确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风趣地说:
“有人说美帝国主义是不好惹的,其实中国人民也是不好惹的。他们用联合国军名义,也没有把我们吓到。要是我们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干部,把敌人赶出朝鲜是不成问题的。”
这时,陈赓乘机建议说:
“抗美援朝战争表明,武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是军队战斗力不可忽视的物质基础。为了取得战争的彻底胜利,必须加紧培养军事技术人才,掌握现代化技术,把我军建设成为优良的现代化军队,以利于将来有把握地战胜帝国主义侵略。”
听陈赓这么说,毛泽东赞赏地说道
“说得好!问题就在这里,为了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抓紧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下决心解决技术装备的落后问题。”
周恩来欣喜地说:
“陈赓,我们召你回来,就是为这件事啊,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你看怎么样?”
陈赓兴奋地说:“那太好了!”
“你看谁来办校合适?”还没等陈赓回答,毛泽东就接着说:“就由你来办吧!你去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
“我来办?”陈赓有些迟疑地问,“主席,我……我可是外行,隔行如隔山,这个学院,我恐怕办不好呀!”
毛泽东笑了,问道:“你不懂?你隔行,你说我们党内还有哪位懂行?你办不好,谁能办好?你指出来。”
周恩来接着说:
“陈赓,我看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毕业于黄埔军校,在那里工作过,又创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都干得很出色。你干不了,别人连你这点经验都没有啊!”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站起来,走到陈赓身边,说: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援助我们部分技术装备时,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必要组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
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国防现代化需要大批技术军官,苏联也要派专家来协助我们办学院,我看就由你来当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吧。”
毛泽东说完后,转过头来问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你们的意见呢?都说说看。”
周恩来马上表态:“我完全同意。”
朱德和彭德怀自然都表示赞成。
毛泽东又把目光转向陈赓,充满期望地说:“大家都认为你行,我们相信凭你的才智和干劲,一定能干好,放手去干好了,你有什么困难可随时请总理给你解决。”
陈赓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向周恩来,恳切地说:“我来办学,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啊。”
周恩来说:“行,你有困难就找我。这样吧,你先成立一个筹备机构,考虑下建院方案,要尽快上马,早出人才。党中央、政务院大力支持你们。”
毛泽东坐下来,舒心地吸了几口烟,半开玩笑地说:“陈赓,你在学院里要既当爹又当娘,你和总理好好谈一谈,然后正式任命院长兼政委。”
其实,对于解放军第一所军事技术高等学府院长的选择,毛泽东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他深信不疑,陈赓是最合适最理想的人选。
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免去其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职务,时年49岁。
从此,陈赓开始了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重任,为新中国的军事教育、军队现代化高等技术人才培养和国防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辜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的信任和嘱托。
无论是陈赓领衔总结对美军的作战经验,还是陈赓受命创办哈军工,可以说,这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给人民军队带来的现代化启示。
也就是说,这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不仅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是推动并加快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第65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50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