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重组合成旅已达陆军顶峰,没想到陆域合成旅才是真正的未来

解放军29个重装合成旅带来的钢铁洪流还让西方挠头,没想到一场更深层次的陆战变革已经悄然展开了。这次不再是铁桶拼接的简单堆叠,而是融入AI大脑,注入硅基血液的“未来军队”。它就是新型的陆域合成旅,也算是真正引领未来陆战的王牌力量。

今天我们的焦点就放在重装合成旅的顶峰表现和不断的升级进程上。

重装合成

从重装合成旅的“钢铁洪流”变成新型陆域合成旅的“智能军团”,要理解这其中的颠覆性,咱得先把它的前辈——重装合成旅,好好了解一下。目前,重装合成旅仍然是陆战中的“六边形战士”。一支人员齐整的重装合成旅,虽然兵力大概只有6000人左右,但配备的顶级陆战装备却价值200亿,算得上是真正的“灭国级”战力。

它集聚了超过100辆99A式主战坦克和04A式重型步战车,组成了世界一流的装甲突击力量,火力和防护水平在全球都少有匹敌。就算放在国际范围内,能拥有这样超强装甲装备的国家也寥寥无几,就算是欧洲那些国家,凑出百余辆先进的重型主战坦克和装甲步战车的也数不胜数。

说到火力嘛,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光是开火就能轻而易举打出三个炮兵营的火力,还配备了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191型远程火箭炮,能够瞬间释放出足以覆盖数百个足球场的精准火力,射程也从几公里一下子飙升到五百公里以上。

除了火力爆炸之外,重装合成旅还装配了金钟罩铁布衫,以及红旗17A等野战防空系统,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防空网,让敌方的空中力量根本难以靠近。所以说,这根本不算一个旅级作战单位,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军姥箱,装着各种武器装备,随时准备应战。

不仅火力旺盛,信息化水平也高得不得了,让对手根本没法应付。借助北斗卫星、快速数据链,再加上超大无人机、普及的相控阵雷达和到处都是的各类电子战装备,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已经打造出一个从指挥中心到坦克、装甲车组,甚至到单兵的战场信息共享体系,指挥和决策的速度比传统部队快得许多。

其他国家的部队还在用电台对讲机“喂喂喂”的时候,我军早就实现了人车互联、战场全景透明。正因为有这样的实力,毫不夸张地说,一个重装合成旅就能轻松扫平全球90%的国家陆军。

陆域合成

虽然重装合成旅的信息化程度算挺高,但它的核心还是那套“发现—摧毁”线性流程,作战方式比较固定。面对未来战场上那种复杂非线性、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局面,我们可能得考虑打造更智慧、更灵活的合成旅才行。

尤其是九三阅兵上展出了那么多的智能装备,我国的合成旅当然也得跟上进行升级。果不其然,这边重装合成旅在西方国家还没完全搞明白的时候,我们的新型陆域合成旅就应运而生了。

陆域合成旅最关键的革新,正是在于它的指挥控制系统C4ISR的升级。不再采用过去那种层层叠叠的指挥模式,而是融入了一套“作战云脑”,变成了一个由人工智能AI引擎驱动的智能决策核心。

它具备全面的态势感知能力,把高分卫星、侦察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以及单兵终端等都接入“云脑”系统,就能实时融合海量信息,打造出一个厘米级精度、秒秒更新的全景战场数字沙盘。

敌方的兵力部署、行动轨迹,甚至假目标都一清二楚。这一套数字沙盘下,面对变化快、情况复杂的战场环境,AI的帮忙能在几秒钟搞定态势分析,推出多个最优的作战方案,然后把任务指令精准传达给最合适的单位执行。

大概是一辆无人坦克、巡飞弹或者一个狙击组。这速度,比起传统靠人工判断,快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止。而且“云脑”还能自己适应、不断学习,能从每次交手和侦察中摸索出敌人的战术套路,不停提升自己算法,实现“越打越聪明”的本事。

无人作战群

如此一来,这种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配备之后,新型陆域合成旅主要是依靠那些先进装备来达成打击目标的。其实,关键还是得靠那些高精度武器、智能化火控系统,以及多兵种联合作战平台来共同发力,才能把打击效能发挥到极致。

陆域合成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引入无人装备。这些无人装备不再只是以往那样的辅助力量,而已变成和有人装备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作战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行动的核心。比如空中“蜂群”就是用大量低价的小型无人机组合成侦察网络,进行全域监测、目标指示以及战果评估。

另外,还能用诸如“飞龙60A”这类巡飞弹对蜂群展开攻击,它们能够像蜂群一样在目标区域上空长时间巡航,只要一发现目标,马上发动“自杀式”精准打击。

因为价格实惠哦,可以大规模投放,搞起饱和式打击,把敌方昂贵的防空导弹迅速耗光。当然,还可以用反辐射无人机这类专门猎杀蜂群的工具,专门攻击敌方雷达系统,为后续攻击打开电磁通路。而地面突击的任务,则由像VUT10中型无人战车这些“铁爪”类的装备来承担。

它装配了机炮或者反坦克导弹,可以用来进行前线突击、火力支援,还能在危险区域清除障碍,这样一来,人员伤亡大大减少。就算是负责后勤运输、伤员转移,或者在战场上侦察之类的辅助任务,也都有各种无人补给车、机器狗和机器狼来搞定。

在“云脑”调度的指挥下,这些无人作战群与友人装备紧密配合,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有人决策无人前沿”作战模式,具备了“发现马上摧毁”的超强战斗能力。

单兵进化

如果你觉得这种高度智能化还稍微超出想象的话,那依靠单兵外骨骼和信息终端结合的陆域合成旅士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步兵”了,而是高度信息化、机械化的“超级士兵”。你能相信士兵们穿着由碳纤维制成的动力外骨骼,能轻松扛着上百公斤的装备和弹药长途跋涉吗?不仅大大提升了单兵的负重能力,也让士兵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强机动性。

还能让他们看起来像科幻片里的战士呢,就是士兵们会戴上AR增强现实头盔。这个头盔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到“云脑”传来的战场信息,比如敌人位置、友军动态和导航路线啥的,真的让“战场透明化”成为了现实。如此一来,单兵的升级,已经让陆域合成旅的“神经末梢”变得异常敏锐又强大,每个士兵都变成了网络里一个智能节点。

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在科技方面领先的美国和西方,现在看到这个新型的陆域合成旅出来,心里肯定是各种琢磨吧。以前他们拥有坚固的钢铁装备,我们只有钢铁般的意志;而今,我们的军队已经蜕变成了如此智能化的钢铁大军。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们一样,也保持钢铁般的意志,好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重塑规则

陆域合成旅的出现,算是在解放军陆军从“钢铁洪流”那样的机械化时代,不仅跨越了信息化阶段,还正式踏入了智能化时代。这不再是简单堆砌火力,而是把信息、智能、火力和机动能力深度结合起来的全新形态。

想必未来解放军在与传统机械化部队对抗时,如果对方还没发现我方目标的话,我方陆域合成旅的无人机蜂群和远程精准火力,早就把对方的关键节点给打得七零八落了,指挥所、后勤枢纽、以及防空阵地啥的都得被扫平。

就算对手也组建了跟我军重装合成旅一样的重装甲部队,这些家伙也终究会变成空中打击的靶子。虽然他们的作战信息化水平挺高,但在决策反应速度和无人化程度上,还是比不上我们陆域合成旅的优势。

据推演结果显示,一个陆域合成旅完全可以应付得了三个重装合成旅。这些陆域合成旅靠电磁压制、无人机骚扰还有远程火力反复攻击,不断地削弱对方的实力,没有直接接触,就把重装合成旅的战斗力慢慢搞垮,等到最后,用无人装甲群一扫而光,战场上几乎没有伤亡。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72674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