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上市公司靠有授权风险的国内专利,竟成功拿下2件美国授权!
想一口气拿下多件美国专利授权!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夸海口”。
毕竟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美国专利审查严格,新颖性、创造性要求高,一不小心就“踩雷”。
别说多件了,一件专利能不能拿下来都悬。
但今天这个真实案例,或许会打破你的印象——我们帮助这家上市企业,用存在授权风险的国内专利,一口气成功拿下了2件美国专利授权!
案例背景一览
发明人:行业领先的上市企业技术领域:传动设备领域技术背景:一种XXX电动缸发明,涉及三件专利都已申请国内专利目标国家:美国结果简述:三件中国专利合并为一件美国专利(母案),又从母案中拆分出一件美国分案,最终两件美国专利均成功获权。
一口气拿下三件专利授权,我们怎么做到的?
第一步前瞻性评估
前瞻性评估指的是对案件进行两个维度的评估,一是明确申请目标,二是预测授权风险。
在前期沟通中,我们明确了客户的申请目标——希望多拿一些美国授权。
但客户一开始也坦言:“根据我们对市场的了解,我们判断前两件在美国应该有成熟技术,可能拿不到授权。”
接着,我们对国内权要、说明书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USPTO的审查倾向,发现:
三件专利都有新颖性(102)、创造性(103)风险,并且其中两件的新创性风险确实偏高。
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头铁”,分别申请美国专利了。
但好在这三件专利彼此之间有一定的技术相关性,可以组合申请。
组合申请方式下,每件专利的特征点可以进行组合、拆分、调配,授权的成功率将会更高,对拿到多件授权更为有利。
第二步制定申请策略
基于前瞻性评估结果,我们决定采取“合三为一、再分一件”的灵活策略:
根据前两件专利(申请1、申请2),构建母案的权要;将第三件专利(申请3)的说明书融入母案中,提交美国专利申请;利用美国续案制度,再从母案拆分出来一件专利,作为续案提交。
另外,在申请途径上,因为客户同时还希望快点拿授权,我们推荐走巴黎公约途径。比起PCT途径,巴黎公约在申请速度上更有优势。
第三步基于申请策略,进行精准改写
在明确了申请策略后,我们随即启动了针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改写工作。
所谓精准改写,是指将申请文件修改至符合美国专利审查标准。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
将三个CN申请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避免出现单一性问题,同时保证权要的特征层次更清晰;高度重视新创性风险,在合并改写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度的创造性挖掘与强化,防止组合后的特征点被现有技术覆盖,为后续答复否定意见预留了技术空间;同步修改说明书内容,确保与调整后的权要相匹配,技术描述更完整;更从多拿授权的目的出发,进一步优化权要和说明书,使得每个技术方案在拆分后依然具备完整性和可授权性。
做好上述精准改写工作后,我们于 2023年8月正式提交了母案。
一周后,基于母案的内容,我们从母案拆分出另一主题的申请,作为部分续案提交。
审查过程 母案两轮+分案一轮,成功拿下2件授权!
母案审查过程
母案进入实质审查后,审查员检索到了相关对比文件,其技术内容与客户的申请较为接近,以此为由否定了母案的创造性。
我们迅速组织首次答复,使用前期挖掘内容,针对创造性问题进行了有力抗辩,最终审查员接受了我们的答复,母案于2025年4月成功获得授权。
续案审查过程
另一主题的CIP案提交后,也被指出103问题。
但经评估,团队认为直接抗辩的成功率较高,于是整体采取了直接抗辩的答复策略。
续案于2025年4月获得授权,客户“多拿授权”的目标最终实现!
结果回顾 2件授权的背后,是灵活布局的力量
三件存在授权风险的中国专利,最终能一口气拿下2件美国授权,背后依赖的是我们对客户诉求的精准把握,灵活的专利布局策略。
我们没有直接将原申请拿去申请美国专利,而是围绕客户“多拿美国授权”的目标,制定了更灵活、成功率更高的申请组合策略和分案策略,所有策略选择与文件改写都紧紧贴合客户的实际需求与最终结果。
前期的授权风险评估为整体布局提供了方向,而我们精准的改写与挖掘,更是为后续成功突破审查、拿下授权奠定了基础。
担心美国专利申请不顺利?
关键不是盲目申请,而是从一开始就制定合适、灵活的布局策略,打牢基础,并为后续的结果增加保障。
不妨试试众慧为您提供的免费海外专利布局咨询|30分钟精准布局,海外专利更快更稳更省(点击了解详情),只需30分钟,为您量身定制符合真正需求的布局方案。
推荐文章:
成功之路|如何避免海外专利申请隐形的成本陷阱?
成功之路|申请海外专利,开始信心满满,结果却被驳回
成功之路|申请海外专利,不仅想拿到授权,还想保护技术?
成功之路|海外专利服务优质与成本控制如何兼顾?
#海外专利成功之路#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49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