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场直播揭开西贝“前置菜”争议真相,国标该来吗
上周末,罗永浩在一次长达数小时的直播里把西贝往事儿摊开来,那气势不是闹着玩的,营业额当日可能损失过百万,家长本来周末要带娃去吃的,反正很多人头就走了。就是直播里他贴出记者探店的视频,厨师被逼问得手足无措,说“这是前置处理菜”,我跟你说,这句辩解听着就怪。
按镜头和流通链路来所谓前置处理其实是中央厨房把食材按配方预加工、冷冻入库,经过冷链物流配送到门店后只需简单复热、刷油、上架,这在供应链管理里叫半成品加工,和行业里常说的“预制菜”差别并不大。就是说,消费者付的是人均百来块的高档价,吃到的却可能是几个月前就搁着的冷冻货,这是怎么回事?真心的,透明度和标签很重要。
罗永浩并不是单纯指责一家店,他强调的点落在监管和标准,直白点就是要尽快有一套国标来界定“预制菜”的范围和标识规则,这样监管才有标准可查,消费者才能用标签、成分表、溯源系统判断食品安全和加工程度。反正,市场里很多连锁本来就用中央厨房来控制成本,成本结构、冷链投入、HACCP控制点都要拿出来说清,别搞模糊术。就是公关再怎么忙也甭只会否认。
对西贝来说,最该做的不是口头撇清,而是开放厨房流程、挂出工艺说明、把定价逻辑写明白,甚至把供应商和冷链证明放到公众平台上,这样才可能把信任要回来。公关不是擦边球,得真刀真枪地把问题摆出来,消费者有选择权也会买单。等事情发酵了,好像锅里的汤越煮越浓,透明就是最好的降温剂,等一下,谁都别指望一句“我们没问题”就能把锅端走。
或许西贝公开成分表和冷链证明,消费者会回流。就是信任像碗热汤,真假的?我才不信呢。等着看谁敢把门打开让公众瞧一眼。就行了。够了吧。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53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