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暗潮涌动:鲍威尔稳字当头,米兰力推猛药,市场如何押注?

9月17日,美联储终于宣布降息,这次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落到了4%-4.25%的区间,乍一看是死死压在市场预期上的动作,稳重又“不出意外”。然而,背后的暗潮涌动和人心拉扯恐怕比任何华尔街的八卦消息还要精彩。一边是通胀压不下去的焦虑和就业市场逐渐熄火的隐忧;另一边,美联储内部19位决策者,为了“降不降、降多少”吵成了一锅粥,简直是一场现实版的职场大戏。

关注决策的朋友早知道了,这次投票结果11比1通过,意味着降息只是小动刀。而那孤零零的“一票”来自新官上任的斯蒂芬·米兰,这哥们不光有特朗普政府高管的背景,还带着“关税小事、移民大锅”的理论来搅局。他直接站出来力推更猛的降息,喊着年底利率必须降到2.875%,这比现在的利率目标差了整整一个世界。米兰用上了他独家的“经济弱势救星”理论炮轰现行政策,俨然成了点阵图上的孤独英雄,甚至可以改名叫“孤点米兰”。

就在大家觉得该安心喘口气时,鲍威尔10月9日的讲话又让市场炸了锅。这是啥操作?原以为降息的暖意能点燃投资者的激情,结果他一开口就是冷水:“就业风险上升,但通胀还在,一切得审慎慢行。”意思是,别抱太大期望,我们不打算玩儿命给你们加好处。于是股市急撤,交易员拼了命按下卖单按钮,道指跌超1%,标普打断连涨,纳斯达克直接深滑1.5%。投资者估摸着:降息了,好事吧?可是鲍威尔不明确表态,意思又有点鹰派,这滋味属实让大家摸不清方向。

其实,美联储这几年一直是靠数据决策,经济上也算有板有眼。GDP增长维持在1.6%,失业率保持4.2%,连PCE通胀指标都在3%左右晃悠。说不上好,但也不至于瞎吵。但今年9月前招聘速度直线下降了20%,企业招人意愿依旧低迷,这才让锅越煮越烫手。内部还得时不时争辩关税和供应链对经济的真正影响,这时候再掺政治风进来,简直是熊熊烈火里倒汽油。看看特朗普,一边跑在网上喊着快快降;一边左手推米兰使劲唱高调,右手直接怼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不独立。搞得这群经济学家头都大了,还得反复重申,政策是基于数据的,不装政治糖衣炮弹。

就说米兰吧,这职场新人硬核得不像话。从曼哈顿研究所高管跳槽过来,带着点“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头,偏说移民影响是住房成本高企的祸根,还对持续降息能带来投资增长有极大的信任。结果呢,他的“经济学论文式预言”注定成了反派视角。威廉姆斯倒是低调多了,他在备用数据这一块一直强调稳步前行,但你说这些数据靠得住吗?非官方指标谁能打包票?这种理性凌乱的局面,连资深分析师都得捏一把汗。

接下来,市场眼睛必须盯死两点:第一,未来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是否继续走弱?第二,通胀会不会再次爆发。如果就业数据不争气,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降息,但如果物价反弹,那可就是真难了。翻来覆去说极端降息的米兰,估计到时候又要跳出来开挂输出,跟那7个死守当下利率水平的“稳健派”继续拉锯。

说到底,美联储内部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19口人各吹各风的旋转木马。鲍威尔讲“审慎”,市场不爽;米兰玩猛药,投资者也不放心。这说明什么?经济政策本质上就是各方势力交锋,这场博弈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至于利率路线怎么走,要靠数据续写。万事悬而未决时,投资者吭着气震荡前行才是常态。只是不禁想问:当鲍威尔不想“被政治指挥”,米兰偏偏为某种声音代言,美联储还能守住它当年“经济数据说了算”的初心吗?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701361.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