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可能是韩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统之一,因为他亲手终结了韩总统的心腹大患韩国检察厅,熟悉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
韩国政坛大地震:78年历史的检察厅被李在明亲手终结,青瓦台魔咒真能破解吗?
2025年9月,韩国国会以174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政府组织法》修正案,宣告存续78年的检察厅正式走向终结。 这一被称为“帝王权力”的机构被拆分为公诉厅和重大犯罪调查厅,侦查权与起诉权彻底分离。 对韩国总统李在明而言,这既是一场司法改革,更是一次针对自身坎坷经历的政治清算。
韩国检察厅成立于1948年,承袭自日本殖民时期的司法体系,逐渐成长为同时掌握侦查权与公诉权的“怪物”。 其权力之大,足以左右国家政治走向:从全斗焕、卢泰愚到朴槿惠,多位总统被检方送进监狱,甚至出现“政权有限,检方无限”的说法。
检察官在韩国社会拥有极高地位,但权力缺乏制衡。 他们既能指挥警察调查,又可独立决定起诉,甚至对财阀、高官案件拥有垄断性处理权。 前总统文在寅曾尝试改革,最终因阻力重重未能动摇其根基。 而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上台后,检察厅权力再度膨胀,甚至被质疑构建“检察共和国”。
李在明与检察厅的恩怨早已公开化。 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他因涉嫌贪污、违反选举法等多次被调查,两年内成为“检察厅常客”。 2024年,其妻因违法请客被判罚金,他本人也一度面临可能断送政治生涯的判决。 这些经历让李在明将检察厅视为政治迫害的工具,并誓言改革。
2025年上台后,李在明迅速推动机构重组。 新设的“公诉厅”隶属法务部,专司起诉;“重大犯罪调查厅”划归行政安全部,负责侦查。 改革方案明确要求检察官不得对自己侦查的案件提起公诉,防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然而,此举被批评者质疑为“换汤不换药”,因新机构人员仍可能来自原检察系统。
尽管改革法案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但过程充满博弈。 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为表抗议集体缺席投票,共同民主党凭借国会多数席位强行推动。 投票结果暴露了韩国政治极化的现实:进步派视检察厅为权力滥用的根源,保守派则警告行政权干预司法独立。
更深刻的争议在于制度设计。 重大犯罪调查厅隶属行政安全部,而该部门长官由总统任命,引发“行政权操控调查”的担忧。 同时,侦查与起诉分离可能导致案件处理效率下降。 数据显示,2020年检警侦查权调整后,刑事案件处理周期从平均142天延长至312天。
改革方案通过后,检察系统反弹激烈。 退休检察官集体发声,指责修案“违宪”,并计划提起宪法诉愿。 高丽大学教授车珍娥指出,检察厅是宪法规定的机构,仅凭《政府组织法》废除其存在程序问题。
基层检察官的士气同样受挫。许多人不愿转任行政安全部下属的“调查官”,认为这是对职业身份的贬低。 大田地方检察厅副检察长车镐东甚至直接辞职,抗议改革。 人才流失可能影响新机构的运作效果,而过渡期内案件衔接的混乱风险也已浮现。
李在明的改革撕开了韩国司法积弊的口子,但能否真正终结“青瓦台魔咒”仍是未知数。 当侦查权与公诉权分属不同部门,机构间的制衡可能带来新的公正,也可能引发更复杂的权斗。 而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这场权力游戏之后,司法能否真正摆脱政治操弄,成为社会公平的守护者。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8666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