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Markets:美国经济站在悬崖边缘,美联储也难施以援手

BlueberryMarkets发现上周五公布的那份令人震惊的就业报告,并非美国经济发出的唯一红灯信号。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明确表示,上周的各项经济指标整体指向一个严峻的结论 —— 美国经济正朝着衰退的方向滑行。

在此之前,美国经济前景曾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看似顶住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持续压力后,经济展现出了数月的显著韧性,让不少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其抗风险能力抱有信心。然而,这种韧性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经济前景突然变得黯淡无光,各项数据的集体走弱打破了此前的乐观预期。

“经济正处在衰退的悬崖边。这是上周大量经济数据传递出的明确信息,” 赞迪上周日在 X 平台的一系列帖子中写道,“消费支出陷入停滞,建筑和制造业收缩,就业即将下滑。而随着通胀上升,美联储很难出手救援。” 这番话精准概括了当前美国经济的困境 —— 多个核心领域同时出现疲软迹象,且政策调控空间被严重压缩。

就业市场的表现是最引人关注的预警信号。上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 7.3 万,远低于市场预期的约 11 万。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的下修幅度:5 月数据从最初公布的 14.4 万下修至 1.9 万,6 月数据从 14.7 万大幅下修至仅 1.4 万。这意味着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新增就业人数仅为 3.5 万,创下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就业市场作为经济的 “晴雨表”,其显著降温直接反映出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 当企业预期需求萎缩时,往往会首先通过缩减招聘来控制成本,而就业增长的停滞又会反过来抑制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这份糟糕的就业报告,特朗普毫无证据地声称数据 “被操纵”,并解雇了编制该报告的机构负责人。这种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干预数据解读的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市场对经济数据可信度的担忧。对此,赞迪指出,当经济处于衰退等关键转折点时,数据出现大幅修正是常见现象,这是因为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使得初始统计难以完全精准,后续修正反而能更真实地反映经济状况,而非所谓的 “操纵”。

除了就业数据,消费支出的停滞同样令人忧心。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超过 70%。最新数据显示,剔除通胀因素后的核心零售销售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反映出高物价正持续挤压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从具体品类来看,除了食品、能源等必需品消费保持基本稳定外,家具、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及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表明消费者正主动缩减非必要开支,这与就业市场降温导致的收入预期下降密切相关。

建筑和制造业的收缩则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的全面疲软。制造业 PMI 已连续六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和就业指数均呈现下滑态势,表明工厂活动持续降温。建筑业虽然受低利率预期的支撑出现短暂回暖,但住宅建筑许可和新屋开工数据在近期再度回落,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动力不足。这两个行业作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其收缩将进一步加剧就业市场的压力。

更棘手的是,通胀压力的回升使得美联储难以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尽管就业市场疲软呼吁降息以刺激需求,但 6 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出现反弹,让美联储在控通胀和稳增长之间陷入两难。赞迪提到的 “很难出手救援”,正是指这种政策困境 —— 若贸然降息,可能让好不容易得到控制的通胀再度抬头;若坚持高利率以压制通胀,则会加速经济下滑,甚至直接触发衰退。

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消费、就业、制造业等多个关键指标同时发出衰退信号时,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会大幅上升。2008 年金融危机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多指标同步恶化现象,但当时美联储通过大幅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成功稳定了市场。而当前的情况更为复杂,通胀的顽固性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使得美联储难以复制当年的救助力度。

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已开始转化为实际行动。上周美股出现显著回调,金融、工业等周期性板块领跌,而公用事业、医疗等防御性板块相对抗跌,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降。债券市场上,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被视为衰退先行指标的信号,正持续向市场传递悲观预期。

对于企业而言,经济前景的恶化意味着盈利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不少上市公司在近期的财报中下调了全年盈利预期,并宣布了缩减开支、冻结招聘甚至裁员的计划。这种集体性的收缩行为,可能会让经济陷入 “预期自我实现” 的困境 —— 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悲观导致投资和消费进一步萎缩,最终真正确认衰退的到来。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277212.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