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的飞行手榴弹,一个士兵可带15枚,攻击距离远超步枪
彩虹-817是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弄出来的一个微型无人机,说白了就是个能飞的手榴弹。别看它小,重量才800多克,跟一瓶矿泉水差不多,但功能可不简单。
这家伙用的是共轴双桨设计,简单说就是两层螺旋桨叠一块,飞起来又稳又灵活,还能垂直起降,哪儿窄都能用。它靠高性能锂电池供电,能飞15分钟,最快每秒18米,算下来攻击距离能到16公里。
16公里什么概念?普通步枪射程也就几百米,狙击步枪撑死两三公里,彩虹-817这距离直接把步枪甩了几条街,连一些老式火炮都比不上。关键它还能带200-300克的载荷,装上高爆弹头能炸人,换成烟幕弹能遮视线,甚至还能装探照弹晚上照亮战场。一个士兵背包里塞15枚,出门跟带了个小型军火库似的。
这东西为什么叫“飞行手雷”?因为它跟传统手榴弹一个思路——扔出去炸敌人,但彩虹-817不用手扔,靠自己飞过去,还能精准找目标。研发它的初衷就是给现代战场上的士兵加点“外挂”,既能侦察又能打。
别看彩虹-817个头小,里头的门道可不少。先说设计,它用共轴双桨布局,这玩意儿好处是飞得稳,能悬停,还能在小地方起飞落地,比如巷战里随便找个空地就能放飞。电池是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15分钟续航听着不多,但在战场上够用了,毕竟目标16公里外,几分钟就飞到了。
再说它的“隐身”能力。彩虹-817飞得低又快,噪音小,热信号几乎没有,敌人的雷达和防空系统很难抓到它。尤其晚上,配上红外热成像和微光探测设备,能在黑灯瞎火里找到目标然后一炸一个准。这种低空突防的本事,让它特别适合搞偷袭或者打游击。
弹头配置也很灵活。高爆弹头是主打,威力够炸人炸设备;烟幕弹能放烟雾,干扰敌人视线或者掩护自己人撤退;探照弹带照明功能,晚上能当“探照灯”用。这三种弹头随便换,任务啥样它都能顶上。控制方面,士兵可以用个便携面板手操,也能设定目标让它自己飞过去炸,操作简单,连新兵都能上手。
研发这东西可不容易。早期版本电池不行,飞不了多久,AI也不够聪明,容易炸错地方。后来团队优化了电池,又给AI喂了海量数据,现在的彩虹-817已经能半自主导航,认目标贼准,基本不会误伤。
手榴弹这东西,咱中国兵用了几十年,尤其抗美援朝那会儿,靠手榴弹硬生生压住美军的机枪阵地。可问题也明显,投掷距离太短,50米以内才能用,士兵得冲到敌人眼皮底下,稍不留神就挨枪子儿。再加上手榴弹没啥准头,扔出去全凭感觉,炸哪儿算哪儿,打复杂地形效果就更差了。
彩虹-817直接把这些短板给补齐了。它不用手扔,飞16公里随便挑目标炸,士兵站远点操作就行,安全系数蹭蹭往上涨。加上GPS和惯性导航加持,精准度不是传统手榴弹能比的,想炸哪儿炸哪儿,不浪费弹药,也不容易伤到自己人。
城市战和山地战里,这家伙更是如鱼得水。城市里楼多,敌人藏楼里拿步枪不好打,彩虹-817能飞进去炸;山地里地形复杂,敌人躲洞里也跑不了,它能钻进去找人。网上有报道说,一次演习里,彩虹-817飞进模拟的山洞,靠红外热成像锁住目标,一炸就搞定,效率高得吓人。
彩虹-817不光自己能打,跟其他装备一块儿用效果更好。比如跟彩虹-4、彩虹-5这种大无人机搭档,大无人机当“母机”,带上一堆彩虹-817飞到战场,到了地方放出来侦察加打击。这招叫集群作战,母机管指挥,小家伙分散干活,既能摸清敌情又能打要害。
海上打仗也行。一次演习里,彩虹-5带了几架彩虹-817,飞到海上目标区后放飞,小无人机直接穿透敌方防线,炸了关键点。这种组合拳打法,既省力又高效,敌人防都防不住。
单兵用起来也方便。一个士兵能带15枚,每枚850克,总重也就十来斤,跟背几瓶水差不多。巷战或者堑壕战里,掏出来放飞,几架一块儿上,能瞬间把敌人火力点炸瘫。网上有专家分析,这东西还能搞“蜂群战术”,十几个彩虹-817一块儿飞过去,覆盖式轰炸,敌人心理压力得有多大?阵地一乱,我军就能趁势冲上去。
彩虹-817不是一天搞出来的,研发过程全是血汗。早期电池续航不行,飞几分钟就没电,实战根本用不上。后来团队改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硬是把续航抻到15分钟。AI也是个大坑,最初的系统傻乎乎的,分不清敌我,炸错地方还得背锅。研发组没日没夜地调算法,喂数据,最后才整出个能自己找目标的智能系统。
传感器这块儿也费劲。彩虹-817得在白天晚上都能用,还得看得清目标,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缺一不可。这些东西装在一个800克的小家伙身上,体积和功耗都得精打细算,研发团队没少下功夫。
网上有文章提到,彩虹-817刚亮相珠海航展那会儿,外媒都惊了,说中国这技术太超前,连美俄都没整出这么实用的微型攻击无人机。咱不说别的,光这研发劲头,就够让人竖大拇指了。
放眼全球,微型攻击无人机不是咱独一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都在搞类似的东西。比如美国的“黑蜂”无人机,也能单兵用,射程10公里左右,带弹头打击目标。但“黑蜂”得用专用发射器,操作复杂,成本也不低,一枚好几万美元。彩虹-817呢?手一扔就能飞,成本低得多,大规模装备完全没压力。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微型无人机,比如“柳叶刀”,射程40公里听着挺唬人,但那玩意儿重5公斤,一个兵带不了几枚,机动性跟彩虹-817没法比。以色列的“英雄”系列也不错,但偏侦察为主,攻击力差点意思。彩虹-817综合来看,性价比高,实用性强,国外同行看了都得服气。
彩虹-817出来后,单兵作战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以前一个士兵顶多带几枚手榴弹,火力有限,现在带15枚“飞行手雷”,等于多了个远程打击手段。16公里的攻击距离,让士兵不用贴身肉搏,站后方就能干掉敌人火力点,这不就是把普通兵变成了“超人”吗?
对整个军队来说,这东西还能优化战术。侦察、打击、干扰全能干,小分队带上几架,灵活性翻倍。加上跟大无人机配合,能打出集群效应,战场控制力蹭蹭涨。网上有军事博主说,这玩意可能是未来战争的标配,谁先用好谁就占便宜。
彩虹-817现在已经很牛了,但未来还能更厉害。材料科学一进步,重量还能再减,2024年曝光的彩虹-817C型就降到600克,飞20分钟,载荷也加到400克。AI再升级,目标识别会更准,搞不好还能自动躲避敌方拦截。
还有个方向是“蜂群技术”。以后几十架彩虹-817联网一块儿飞,自动分工,有的侦察有的炸,像蜜蜂一样把敌人围住,火力覆盖面更大。这种智能化的打法,已经在实验室里测试了,效果好得让人期待。
成本方面,彩虹-817本来就便宜,量产后估计更低。国外一些无人机动辄几十万人民币一架,咱这“飞行手雷”走的是亲民路线,既能打仗又不伤钱包,妥妥的国货骄傲。
彩虹-817这“飞行手榴弹”,是咱中国军工的一次硬核突破。从手榴弹到飞行手雷,不光是武器的升级,更是思路的飞跃。它让我军单兵作战更安全、更高效,也给世界军事科技开了个新脑洞。以后战场上,这小家伙可能会变成“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把敌人收拾了。#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http://omashta.com/zuqiuzixunjieshao/6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