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一口气花120亿请中国驻军,又花35亿买导弹,付款极

1988年,央视新闻里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我国向友好国家出售了部分常规地地导弹。"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怕是打死都想不到,就这么一句不起眼的报道,背后藏着一桩惊天动地的买卖。沙特阿拉伯这个中东土豪,眼睛都不眨就甩出35亿美元,从中国手里买了一批东风-3导弹。这还不算完,人家又悄咪咪地掏了120亿,请中国派人过去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玩转这些大杀器。

这事得从1981年说起。那年以色列空军大摇大摆飞过沙特领空,把伊拉克的核反应堆给炸了个底朝天。沙特王室那帮人看得真真切切,冷汗唰地就下来了。他们琢磨着,要是哪天自家后院被人这么来一下子,连个还手的机会都没有,那还得了?可找美国买导弹?门儿都没有!华盛顿那帮政客被以色列游说团拿捏得死死的,连卖个望远镜都得看人家脸色,更别说导弹这种大杀器了。

到了1984年,波斯湾那边又出幺蛾子了。伊朗革命卫队的快艇跟疯狗似的,专门盯着油轮炸。沙特的运油船成了重点照顾对象,今天挨一发炮弹,明天吃一颗水雷,搞得石油出口都快黄了。最丢人的是,有架伊朗战斗机大摇大摆飞越沙特领空,沙特空军愣是没拦住。王储苏尔坦亲王气得直拍桌子:"咱们的空军是吃干饭的吗?连架飞机都拦不住,要你们何用?"

沙特赶紧去找美国老大哥帮忙,结果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美国人死活不肯卖导弹,连射程120公里的"长矛"战术导弹都捂着不给。沙特人心里那叫一个憋屈:"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军购订单喂了狗了?关键时刻连个响都听不见!"

走投无路之下,沙特把目光投向了东方。1986年,沙特亲王班达尔秘密飞往北京。谈判桌上烟雾缭绕,中方代表刚报完价,沙特那边就乐了:"您刚说的是美元?我还以为是人民币呢!"35亿美元的买卖,当场拍板签合同,连价都没还。为啥这么痛快?沙特人心里门儿清:伊朗的导弹指不定哪天就砸过来了,油田要是被炸,损失何止350亿?美国靠不住,苏联又是死对头,全世界能卖中程导弹的,就剩中国这一家了。

谈判过程跟谍战片似的,前后就用了7天,愣是没走漏半点风声。美国中情局那帮人还在睡大觉呢,压根不知道有这么档子事。中方为了证明实力,还特意搞了场实弹演示。沙特代表看着导弹呼啸升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威力...得加钱!"当然最后也没真加,毕竟沙特人付钱那叫一个痛快,打款速度比导弹飞得还快。

导弹是买回来了,可沙特士兵看着满屏的中文操作界面直发懵。中国专家有办法:"贴!把'发射''瞄准'这些关键词都写成汉字,让他们死记硬背!"于是乎,沙特导弹基地里到处都是手写的汉字标签,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哪个中文培训班。基地选址也够绝,直接照搬中国戈壁滩的标准,方圆百里全是沙漠。美国卫星天天在头顶上转悠,硬是没发现这里藏着大杀器。

中国派去的教官那叫一个靠谱,说三天教会就绝不拖到第四天。沙特军官竖起大拇指:"比美国教官强多了!人家是真心实意来教技术的,不像某些国家,卖个武器还附带一堆政治条件。"这话说的在理,中国向来是"现金还是转账"的爽快人,从不在生意里掺和政治烂账。

有意思的是,这笔买卖还顺带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1979年台湾搞了个"大漠计划",派飞行员去沙特帮着训练北也门空军。东风导弹一到,沙特立马变脸:"你们明天就撤!机票钱我出!"1990年,台湾教官们灰溜溜地打包走人,中东这块地界上再也见不着"青天白日"的影子了。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那会儿,沙特国王一个电话打到中国:"快!把所有导弹都检查一遍,随时准备发射!"中国技术员微微一笑:"您就放一百个心,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话可不是吹牛,自从导弹部署到位,周边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都老实多了。伊朗再也不敢动不动就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色列飞机也不敢随便越界挑衅。

要说沙特这155亿花得值不值?看看现在中东的局势就知道了。当年那些导弹至今还在服役,成了沙特最硬气的护身符。中国靠着这笔买卖,不仅赚了个盆满钵满,还在中东站稳了脚跟。这买卖做得,那叫一个漂亮!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466514.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