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东京六本木新规划:这到底是财富电梯,还是一场昂贵的烟花
世界的尽头是考公,富人的尽头是买楼,而且还得是核心地段的楼。
这事儿魔幻在哪呢?魔幻在你以为他们在花钱,其实他们在印钱。而印钱的机器,有时候就是城市地图上一个正在规划的圈。
最近,东京就准备给这台印钞机再加一个超大马力的发动机,地点,六本木。
日本官方甩出了一份文件,名字长得像wifi密码,《都市再生特別地区(六本木五丁目西地区)都市計画素案》。
翻译成人话就是:六本木那个东京最靓的仔,又要动刀子搞个大的了。面积10.1公顷,差不多1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准备原地起飞。
很多人一听这消息,DNA就动了,仿佛看到了当年错过的麻布台,心里默念这次可不能再当一个路过的显眼包了。
但朋友,一篇好的财经文章,就是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给你看,顺便再踹两脚。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六本木这波操作,到底是请你上桌吃饭,还是只是让你闻闻菜香。
1
要理解六本木为啥能反复折腾,就得先看看它的底子。
这地方的发家史,简直是一部东京版的《变形金刚》。
江户时代,这里是武士老爷们的地盘,寺庙林立,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明治维新后,武士凉了,地被收了,成了军用地和官邸,高端住宅区的基因就是那时候刻下的。
真正的转折点是二战后,美国大兵来了。六本木摇身一变,成了服务大兵哥的后花园,满大街的酒吧餐厅,空气中都弥漫着荷尔蒙和酒精混合的危险味道。说好听点是异国风情,说难听点就是个龙蛇混杂的后街男孩聚集地。
这种气质持续了很久,直到一个叫森大厦的地产“疯子”出现。
2003年,森大厦搞出了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直接把摩天楼、商场、美术馆、住宅塞进一个项目里,搞了个“垂直花园城市”的概念。
这在当时是开天辟地的。直接把六本木的气质给掰过来了,从夜店咖变成了文艺精英。画廊、美术馆跟不要钱似的往里挤,一瞬间,六本木就从“午夜牛郎”变成了“金融才俊”。
你看一个城市的规划,就像看一份上市公司的财报,数字P得再好看,都得看它的核心资产和现金流业务硬不硬。六本木,就是东京这份财报里,那个最粗壮的现金奶牛业务。
六本木新城的成功,数据是最好的嘴替。20年过去,人流不减反增,写字楼空置率低到发指,周边地价涨了165.5%。当年那批闹着不拆迁的地主,后来都住进了新城的豪宅,不仅资产翻了几番,出门遛狗都感觉自己是都市偶像剧的主角。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再谈拆迁和开发,阻力就小多了,因为大家亲眼见过猪跑,而且这头猪浑身镶钻。
现在,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城”也成了“旧城”,是时候再来一发大的了。于是,“第二个六本木新城”——六本木五丁目西地区再开发,它来了。
2
那么,这次的新规划,到底有什么神仙操作?
官方文件写得天花乱坠,我们捡干的聊。
第一,堆硬件,而且是往死里堆。
直接给你上两座摩天大楼,一座327米,一座288米,并排站着,刷新东京的天际线。总建筑面积比当年的六本木新城还大三成。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在告诉全世界的资本:我家地方大,能装,你们快来。
六本木好几年没新的写字楼供应了,这一下等于憋了个大招,直接给你王炸。
第二,治大病,专治交通这种“城市牛皮癣”。
以前的六本木是啥样的?
路窄。人多。地铁站一到高峰期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这体验好吗?当然不好。但这就是以前的六本木,一个在蹦迪和堵车之间反复横跳的矛盾体。
这次规划直接对症下药:在地铁站旁边给你掏出一个5000平米的广场,让你喘口气;地下修联通通道,把地铁、商业、大楼全串起来,刮风下雨都不怕;地面上新修一条主干道,拓宽老路,把过路车和本地车流分开。
这套操作,就像给一个拥堵的心血管做了个搭桥手术,让血液(人流和车流)重新顺畅流动。生活交通和过境交通各走各的,互不打扰,堪称强迫症福音。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是功能的升维。
钱从哪来?人从哪来?未来靠什么吃饭?
答案就三个字:国际化。说白了,就是把全世界的有钱人、聪明人、能折腾的人,都忽悠到自己家里来。
怎么忽悠?靠MICE,也就是会议、展览。
东京官方发现,自己的国际会议数量居然干不过新加坡和首尔,这脸往哪搁?原因就是配套不行。
所以这次,六本木直接给你建一个区域内最大级别的多功能活动大厅,配上一堆中小会议室。以后什么世界级峰会、电竞总决赛,都可以在这儿开。开完会下楼就是米其林,出门右转就是潮牌店,这种吸引力,对国际商务人士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商战,很多时候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东京这次就是在抢夺国际商务话语权这个节奏点上,打出了一记重拳。
光把人叫来开会还不够,得让他们住下。所以规划里重点提了,要搞“国际水准的居住功能”。
说白了,就是给外国金领们造专属的豪华公寓。24小时双语管家、健身房、家政服务一条龙。所有服务都给你“喂到嘴里”,让你除了赚钱和花钱,别的啥都不用想。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本质上是在给全球的热钱和顶尖人才造一个五星级的豪华航站楼,外加VIP休息室和头等舱套房。来了就别走了,人留下,钱也留下。
3
讲了这么多,跟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因为这一切宏大的叙事,最后都会落实到一样东西上:房价。
这波操作,本质上不是城市更新,而是一场高端局的“吃鸡”游戏。安全区就这么大,谁能提前占好位置,谁就能笑到最后。
森大厦这种老司机,玩的就是一套“快种快收”的逻辑。你看它上一个作品麻布台Hills,开业前项目里的豪宅就被抢光了,连中东主权基金都跑来下重注。事实证明,大型综合体开业前后,就是周边资产价值重估的窗口期。
六本木五丁目这次的体量和配置,只会在麻布台之上。等到它和已经建成的麻布台Hills、虎之门Hills连成一片,这里会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世界级都市圈。
到那时,六本木就不是东京的六本木,而是世界的六本木。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现在看到的价格,很可能只是未来十年价格曲线图的起点。一旦项目动工,预期就会开始兑现;等到2030年左右项目竣工,那又是一个新的价值爆发点。
当然,现实永远比故事骨感。
第一,门槛。这种核心地段的盛宴,主桌上坐着的都是大地主和不动产巨头,普通人想直接上桌分肉,基本不可能。我们能参与的,大多是牌局外围的周边机会,比如麻布十番、赤坂这些邻近区域的二手房,跟着喝口汤。
第二,时间。城市更新是文火慢炖,从规划到建成,没个五年十年下不来。这项目预计2025年动工,2030年才竣工。这意味着你投进去的钱,得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它慢慢长大。对于追求短平快的选手,这可能不是你的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风险。
越是热门的地方,坑就越多。最近有部日剧叫《地面师们》,讲的就是房地产诈骗团伙,伪造土地文件,把开发商骗得团团转。这可不是编故事,是真实案件改编。连大公司都能被坑几十亿日元,何况是信息不对称的海外投资者。
所以,别被那些“再不上车就晚了”的口号忽悠瘸了。找靠谱的渠道,做好尽职调查,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比什么都重要。投资这事儿,不亏钱有时候比赚钱更是一种智慧。
总而言之,六本木这波再开发,是东京为了在未来全球城市竞争中保住牌面的一场豪赌。赌注很大,场面很炫,故事很性感。
对于少数人来说,这是财富再次跃迁的电梯。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绚烂的烟火表演。
看清自己的位置,别总想着上车,有时候看看烟花也挺好。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http://omashta.com/chanpinzhanshi/6951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