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西方无人敢来!美国怕被揭穿二战“谎言”

别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了。关于今年9月3日那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西方国家的高层,一个都不会来。那些“特朗普或许会现身”的猜测,不过是自说自话的泡影,现实是,他们连派个副总统级别的官员都不敢。

这场盛大的仪式,本应是全球对共同历史的庄重回顾,然而一封封邀请函发出后,世界却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些国家迅速而热烈地回应,另一些则陷入了集体性的沉默和回避。这并非简单的外交礼节,而是一场围绕历史解释权和现实政治利益的无声博弈。

表面客套与真实盘算

邀请程序启动后,反馈的差异立竿见影。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仅早早确认出席,还计划进行多日访问,深化双边合作。同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迅速表态,他们的决定基于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毫不含糊。

反观西方,他们的反应则充满了小心翼翼的盘算。美国国务院在收到邀请后,没有立即答复,而是进行了漫长的内部讨论,最终的决定是不派遣任何高级别官员。英国和法国则以外交辞令“日程冲突”为由婉拒,避免直接表态。

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默契地采取了同样的立场。这种集体缺席并非巧合,欧盟总部甚至为此协调了统一立场。他们害怕的,是出席这场活动本身所传递出的政治信号,那将被解读为对现有国际话语体系的一种让步。

谁的战争,谁的胜利?

西方国家真正恐惧的,是这场阅兵背后所代表的历史叙事。中国以如此盛大的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本身就是在宣告自身在二战中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这恰恰触碰到了西方长期以来精心维护的历史叙事中最敏感的神经。

长久以来,西方世界在“谁是战争主要受害者”和“谁是胜利主要贡献者”的问题上,刻意地进行了选择性遗忘和包装。中国的顽强抵抗被淡化,巨大的民族牺牲被忽视。如果西方高层出现在北京的观礼台上,就等于默认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历史地位,无异于承认了自己过去对历史的歪曲。

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是,中方还特意邀请了飞虎队的后裔。这本是中美曾经并肩作战的最好见证,是连接两国历史情谊的纽带。然而,美国官方媒体对此却刻意保持低调,极力避免让这段历史与当下紧张的现实产生任何联系。这种回避,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阅兵场上的地缘政治

历史的纠葛背后,是赤裸裸的现实政治博弈。这场阅兵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现实力量的展示。当东风-41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和歼-20战机列队通过时,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清晰而有力的。

这并非要威慑谁,而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现代化的常态化展示。但在当前地缘对抗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更害怕被这场阅兵“打脸”。他们不愿意看到中俄领导人并肩站在一起的画面,更不愿为中国的国家实力“背书”。

特朗普本人虽有媒体猜测其可能出席,但他过往的言论早已为缺席定下了基调,他多次公开强调美国在二战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对他而言,参加北京的阅兵,就是对这一立场的自我否定。因此,所谓的“幻想”,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结语

所以,西方国家的不来,既是政治的选择,也是对历史的回避。但这并不是中国的损失。相反,他们的集体缺席,反而让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了谁是真诚的伙伴,谁在玩弄双重标准。阅兵式当天,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国的领导人如约而至,他们的出席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声音。

历史的真相,不会因为谁的沉默而蒙尘;国家强大的步伐,更不会因为谁的缺席而停滞。9月3日,这场盛典不需要任何人的陪衬,它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荣耀,是对那段惨痛历史的最好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宣示。那些空出来的座位,比坐满了人更能说明问题。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367130.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