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末减持潮,高管集体套现,多家公司退市预警
一到周末,风平浪静吗?偏偏不是,A股的小伙伴们刚喘口气,猝不及防就迎面撞上正主——一堆减持和退市预警公告,可谓是一份大礼包,谁能拆得舒服?愈发让人疑云重重,心里打鼓:这些公司减持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牛市刚过,股市大跌刚落幕,这时候核心股东和高管“斗志昂扬”地发布减持,是另有所图,还是无奈之举?别急,事儿真的没那么简单,别光盯着数字发呆,仔细看看每个动作,背后隐藏的玄机才更过瘾。
铁打的A股,流水的公告,减持名单一拉就是长长一串,看得眼晕。
你说这些公司,是不是都赶着周末不卡点发减持,不仅有上市公司老板操盘,还有一堆高管、亲属、核心股东集体“出逃”。
兴通股份、高管减持420万股,量大到让人倒吸凉气;巨星农牧直接来一记王炸,减持1020万股,搞得小散提着心问:你们是嫌钱少,还是怕雷难防?
各路股东在牛市回调、股价低迷的节骨眼,集体跑步进入卖方队伍,像极了补刀式操作。
股民难免捏把汗——底部都不守,难不成真有啥大事要发生?
话说回来,每次A股一跌,肯定就有公司跳出来,或者编几句理由,或者直接上减持公告。
但今年不一样,扩容那波搞得大家一阵晕头转向,眼看着股票数量超过5000,投资人挑花了眼,真正能看得上的反而越来越少。
你品,你细品,几乎每次大跌之后就有股东减持,哪怕是“历史低位”也毫无犹豫,敢情他们不怕损失,反而把小散的信心压成纸片。
名雕股份,上市就跌,眼看一点火星也没冒,反弹两下就减持,生怕自己套不掉,业务发展到底咋样,看不清、猜不透。
兴通股份,更离谱,本来没搭上牛市的顺风车,结果连底部都要割韭菜,过去一年股价都砍成豆腐块了,恨不得卖完之后拍拍屁股走人。
巨星农牧,减持时机还真够精妙的,跌了快一半也不心疼,哪怕公司业绩风声鹤唳,还是“坚定不移”地把股票出手,这心态到底是啥?
把减持名单再默念一遍,不止上述三家,友发集团、高管减持354万股;皇马科技、股东减持500万股;大地熊控股股东,鼎力卖出315万股;盐津铺子、湖南白银、华控赛格这些也不容小觑,减持金额一个赛一个大,堪比下雨后的蚯蚓,“钻出来就不是好兆头”。
有些人还说,减持是正常操作,股东资金需要流转,公司业务要多元发展之类云云。
话是这么说,但你想想:谁不知道牛市里减持,能“卖个好价钱”?可这轮操作偏要在股价已经跌到谷底时出手,是不是透露出某种悲观?
有人调侃,这种行为不是补刀是什么?你以为他们呆在公司里,盼着企业越做越强,结果一看行情不妙,先把个人利益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经验的老股民难免纳闷,减持风声这种事本该市场自调,现如今信息透明了,减持还如此一窝蜂,是听风还是见雨?
咱不能乱下结论,但事实就是如此,有些公司通过公告明确“要减持股权”,且每一份都不是小打小闹,细一看,基本都是核心职位、公司控股层的“专业人士”,瞄准低位“砸盘”,小股东被动接盘,韭菜味道飘满整个市场。
仔细琢磨,这种集体出走的行为,很难不让人胡思乱想。
是不是对公司未来没信心,业绩有隐忧?
还是说资金流紧张,不得不“卖房还账”?
或是,公司核心成员另有打算,准备“曲线救国”?这些理由,你信吗?反正我是不太信——都说减持是为公司发展、个人资金需求等冠冕理由,可咋就那么凑巧,偏偏在股价谷底操作?
就像柴米油盐的日子,家里空了钱袋,是先卖掉自家老祖宗的房契,还是出去挣点外快?这些公司,高管和控股层把手里的“家底”清得七七八八,本质难道不是怕未来的账更不好看?
咱不妨举个例子。
名雕股份,这股票上市就跌,从高点半路掉下来,基本一看就是被套死的节奏。
这波牛市啥好消息都没沾上边,公司业绩也没见多大起色,股价反弹一点点,立马就发布减持公告,这像不像是“奶糖刚解禁,就被孩子抢走”?
很多上市公司其实只想融资变现,业务只要能撑得住故事,不至于大雷爆炸,大家都能分一杯羹。
可这波减持名单里头,打眼望去,最争气最高调的还真是“核心股东”,不是老板,就是实控人或者高管,好像提前演练好了,股价一到位,“咔”一下就开始套现。
有人会问,这些减持公告是不是套路,能不能提前预警?
但话别说太绝,A股市场向来以“变数”闻名,减持公告一出,次日大概率就是暴跌,“多杀多”的场面屡见不鲜。
高管和股东自己都跑了,小散还傻傻地往里冲,那不是明摆着让人做倒霉蛋?
而那个退市公告呢?
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混风生水起,ST新华锦、ST元成、ST苏吴这仨,一个因资金链断裂,一个因财务造假,剩下一个也是业绩惨淡,忙着救火。
公司规模再大、名字再好听,遇上这些硬伤,直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这下小散又要头疼。
原本以为能闷声发大财,盼着企业绝地反击,结果哐当一下就被拉进ST队伍,退市风险像定时炸弹,谁玩谁心慌。
细想,上市企业那么多,扩容到五千多只股票,真正稳定的、靠谱的能有几个?
市场对资本的吸引力固然大,但凡牛市一过,风险暴露,割肉跑路的人一波接一波。
你说这场景,像不像蛋糕只切了一块,盘子就快掉地。
虽然没人敢给市场画一个绝对“安全线”,但这轮减持和退市预警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好公司稀缺,风险密布,韭菜根随时被铲掉,谁也不能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踩坑。
说到底,A股扩容之后,不少公司上市的初衷已经变了味。
原本是为了融资支持企业成长,发展主业;
但在越来越庞大的资本市场,大部分企业更在意的是迅速变现,短期获利。
股东、管理层没了长线信仰,股价就是收割机,牛市乘势而上,熊市赶紧减持。
这不,刚刚市场杀跌,大行情还没缓过劲来,减持、退市警报就此起彼伏。
明面说是正常流转,背地里却是资本游戏的冰冷真相。
有人说,投资A股就像玩“狼人杀”,核心玩家一边喊着“向前冲”,一边悄悄把最后一张牌拍桌,“找韭菜接盘”,谁能不怕?
炒股不是买彩票,上市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带有鲜明的周期性和利益驱动,过去高管减持还算低调,现如今直接公告,像是在公开宣告“本公司不看好未来”,谁不慌?
但说到底,市场也不是没有好公司。
那些愿意踏踏实实干实业,保持盈利能力,舍不得卖掉核心股份的管理层,依然值得被关注和信任。
只是,扩容浪潮过后,选择的难度越来越大。
股东减持、高管轮番出手,不免让人怀疑:上市公司到底几分真心,几分“套路”?
牛市退潮,泥沙俱下,然后是一地鸡毛,谁能捡到金子,谁又踩到地雷?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减持潮,股民的心理防线也在不断崩溃,大家都在问:还有没有靠谱的投资品种?
是不是以后都得靠“踩点逃顶”,而不是长期持有?
其实资金本性就是趋利避险,但普通投资者和控盘者永远不在一个信息层面,减持公告本就是游戏规则里的一部分,谁能提前发现蛛丝马迹,谁就有可能少赔点。
写到这儿,真想替那些苦苦坚守、一心投资的小伙伴们喊一句:醒醒,老板、高管先卖了,散户不跑还等啥?
可现实又不是那么黑白分明,市场风暴来临之前总有人不信邪,抱着希望和信仰死扛到底。
但数据不会骗人,风声鹤唳之下,每一份减持公告都在提醒大家:低位也有风险,所谓“底部护城河”,其实正在被蚕食殆尽。
要想在这片A股丛林里安然无恙,学会辨识退市和减持的信号,比什么都重要。
眼下行情已然水深。
盲目冲动要不得,韭菜该长眼,公司的业务和股东的诚意,才是真的护身符。
谁信“雷声大雨点小”,谁就可能成为明天被收割的好白菜。
盯紧那些在底部还急着减持的公司吧,有时候,坏消息比好消息更有用。
毕竟,“你不割我的韭菜,我就割你的蛋糕”,A股这桌菜,牛市里香,熊市里辣,吃到最后还得看自己消化不消化得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怎么看待节骨眼上的减持潮?
你觉得哪些公司是真正值得买入,哪些又是“绣花枕头”,外面看着美,里面全是“棉花”?
欢迎留言互动,聊聊你的看法,说不定你的一句话,就能帮许多人避掉一个坑!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7234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