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福特号航母压境委内瑞拉:反毒幌子下,鲁比奥主导,剑指拉美左翼与石油霸权
加勒比海的风浪突然变得不一样了。今年10月24日,当美国国防部宣布全球最大的航母“福特”号战斗群开赴委内瑞拉近海时,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火药味。两个月来,美军一直打着“反毒”的旗号,F-35、B-52轰炸机轮番抵近,现在连航母都摆到了家门口。这哪是抓毒贩,这分明是要动真格的。
官方的说法听起来冠冕堂皇,什么打击“跨国犯罪组织”、清除“毒品恐怖主义”。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借口实在是太拙劣了。
咱们掰扯掰扯。打击几个贩毒组织,用得着出动造价130亿美元的核动力航母吗?普通的海岸警卫队或者常规驱逐舰就足够了。把航母开过来,这阵仗简直就是用牛刀去宰鸡,而且还是一只根本没看见的鸡。
更有意思的是,从八月底美军开始所谓的“反毒”行动以来,他们已经击沉了好几艘船,造成至少43人死亡。可到头来,连一份能证明死者是毒贩的铁证都拿不出来。这就好比是你冲进邻居家一顿打砸,然后说是在帮你家抓老鼠。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缉毒行动。国际危机组织的分析师伊丽莎白·迪金森一针见血:“毒品只是借口,美国真实意图是让各国听命于它,用军事手段对付不听话的国家和领导人。”目标早就锁定了,就是那个长期反美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
很多人会把这笔账算在特朗普头上,毕竟他是总统。但事情远没那么简单。特朗普虽然是个强硬派,但他骨子里是个商人,信奉“和平总统”的人设,只要委内瑞拉的石油生意还能谈,他未必想打仗。在他第二任期初,甚至还放松过制裁,延长了雪佛龙的石油开采许可。
真正把局势推向悬崖的,是特朗普背后的人——国务卿兼国家安全顾问,鲁比奥。这位古巴裔政客,对拉美的左翼政权有种近乎偏执的仇恨。正是他伙同白宫的鹰派,天天在特朗普耳边吹风,把委内瑞拉描绘成一个与毒品挂钩的“邪恶轴心”,一个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毒瘤。
最终,特朗普被说服了。鲁比奥的目的也不仅仅是马杜罗,他要的是以委内瑞拉为突破口,彻底扭转近年来拉美地区整体“向左转”的趋势,把美国的“后院”重新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近期对哥伦比亚左翼总统的制裁,就是他这盘大棋的又一步。
美国为什么非要死磕委内瑞拉?两个字:利益。首先是资源,委内瑞拉可是个“地下能源王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世界第一,比沙特还多,够开采两百年。美国曾经在这里赚得盆满钵满,但自从查韦斯,再到马杜罗,委内瑞拉开始把石油卖给中俄,美国的蛋糕被动了。
其次是霸权。拉美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可现在小弟们越来越不听话。委内瑞拉就是那个带头唱反调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所以必须“杀鸡儆猴”,让其他国家看看,不听话是什么下场。
然而,时代变了。美国想复制1989年入侵巴拿马的“成功”,恐怕是打错了算盘。当年的巴拿马只有一万多军队,装备落后。可今天的委内瑞拉,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国土辽阔,地形复杂不说,它的军队号称“南美劲旅”,常备军加上预备役超过20万,民兵更是多达数百万人。马杜罗在电视讲话里放了狠话,军队全面戒备,武器装备全部到位,誓要保卫国家每一寸海岸。
更要命的是他们那套多层次的防空系统。外层是俄制的S-300VM远程导弹,能盯着200个目标,拦截250公里内的飞机;中低空有“山毛榉”系统补漏;再加上遍布全国的5000套“Igla-S”便携式防空导弹,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美军想在没有地面基地的情况下,几天内就推翻一个政府,简直是天方夜谭。
美军现在的选择无非三种。最好的结果是搞“精准打击+内部策反”,成本低,效果好。最坏的打算是全面入侵,但那将意味着巨大的伤亡和国际社会的集体谴责,得不偿失。最有可能的,是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泥潭。
美军打掉几个所谓的“涉毒设施”然后宣称胜利,灰溜溜地撤兵,这恐怕是大概率事件。归根结底,美国或许只是想打一场“低烈度战争”,不断消耗委内瑞拉,逼其内乱。
但他们似乎忘了,左翼政权在委内瑞拉已经执政26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更重要的是,整个拉美都在追求独立自主。美国如果还抱着“门罗主义”的旧黄历不放,以为靠几艘航母就能决定别国命运,那么加勒比海的这场风浪,最终吹散的,恐怕只会是它自己最后的霸权余威。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8283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