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李九龙归 162 师:从军事学院返岗,喊出 “我又回来了”
1978年12月31日,陆军第54军遵照总部下达的指令,迅速将所有部队置于“一级战备”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四次实施全军“一级战备”。其中,首次是在1950年10月,军委发布命令要求全国进入“一级战备”,紧接着志愿军便跨过鸭绿江,投身于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
1958年“金门炮战”爆发前夕,我国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战备状态。到了1969年,苏联军队入侵珍宝岛,同年三月,我国全军再次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以应对苏军的可能进一步行动。1976年9月,毛主席不幸逝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军队又一次实施了“一级战备”。那么,第五次54军接到“一级战备”命令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54军被誉为“锤子部队”。“锤子”这个词语,让我想起了香港回归前夕,邓公曾强调,我们不仅要做好和平接收的准备,更要做好武力接收的准备。如果届时英国方面玩弄什么手段,胆敢阻挠我解放军的正常接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邓公果断决策:“一锤子砸死!”
这里的“锤子部队”实则指的是“精英部队”。在珍宝岛战役期间,毛主席提出的“准备与苏联展开大规模战斗”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军委决定将多支野战军部署至北线进行防御。其中,陆军54军迅速从云南被调往河南执行驻防任务。在那个时期,河南省军区隶属于武汉军区进行管理。
当时,许多官兵对军委调兵的意图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要将大量兵力部署在河南这个中原腹地——为何要将重兵囤积于此?实际上,这里集结了我军多支战斗力强的野战部队,它们被称作“战略预备队”。所谓战略预备队,就是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投入战斗的力量。一旦战略预备队出动,便能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场战役无疑是极为显著的,即斯大林格勒之战。苏联军队精准把握了关键时机,果断调遣战略预备力量,从而实现了对战局的根本性转变。
54军的“战备值班师”即为陆军162师。在奔赴河南之前,该师曾被称为“第135师”。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该师屡立战功,战绩辉煌。
在“衡宝战役”期间,135师缔造了“腰斩七军”的辉煌战绩。“抗美援朝战役”中,该师作为中集团军的预备队,在金城反击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第405团更是连续作战超过百次,成功击溃敌军2200余人。“援越抗美”行动中,135师的高炮营及各团的高机排均被派往越南战场,主要任务是守护北越的太原钢铁厂。
这支队伍战斗力极强,自1963年起便被正式命名为“战备值班师”。该师电台直接与总参保持联系。其他部队在周日休息,而这支部队的休息日则调整为周三。直至80年代初,总参首长莅临162师视察,才将休息日恢复至周日。因此,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162师均需进入一二级战备状态。
当54军全体官兵转入“一级战备”状态之际,正在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深造的162师师长李九龙,毅然决然地终止了学业,重返了师长的职责岗位。
李九龙,1929年诞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今属唐山市丰南区)。在16岁那年,他毅然投身于八路军。在解放战争年代,李九龙参与了“四平之战”、“辽沈之战”、“平津之战”、“衡宝之战”等诸多知名战役,屡建奇功。1968年,他被委以135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的重任。到了1970年,李九龙又从王明德师长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162师的师长。
在战备动员的庄严场合,李九龙面容庄重,正襟危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央。会上,他开场便激动地宣告:“李九龙,我重返战场!”自1970年至1979年,长达近十年的岁月里,李九龙始终服役于162师。根据以往的不成文规定,162师的师长一职,历来是54军军长职务的继任人选。
李九龙师长被誉为军中难得的“典范、优秀、珍贵”之才。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他性格稳重,处事冷静,言辞简洁有力。在部队管理上,他强调一个“严”字,使得在162师服役过的士兵们无不对其敬畏有加。甚至有人认为,在从严治军方面,李九龙师长与美国名将巴顿将军可相提并论。
1970年,李九龙接管了162师,那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军队曾遭受毛主席的批评,被指“不能仅是老爷兵”。在李九龙的严格训练下,部队变得更为坚韧。他不仅注重部队的实战能力,更在长途奔袭、耐寒耐饿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提升。这一切,都为162师在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取得卓越成绩,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李九龙在师长职位上一待就是十年。这期间,除了54军的军长韩怀智没有变动,特意为他保留了位置,还因为与林总的四大金刚之一有所关联。据透露,1970年年底,李九龙在指挥部队进行冬季大规模训练时,不幸因居住在民房中不慎煤气中毒,被邱某派飞机紧急送往北京进行抢救。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李九龙在训练部队期间,总是以一副庄重的表情示人。他对他人要求苛刻,对自己同样毫不宽容。他常常与参加集训的学员们共同进餐、同住一室、共同训练。许多同志对他心生敬畏,同时又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在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李九龙所率领的162师,作为广州军区的一支机动灵活的作战力量,直接接受军区“前指”的指挥。在一系列战斗中,如成功歼灭复和之敌、围歼高平之敌、清剿越军346残部等,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场战役中,全师五战皆捷,最终荣获军委颁发的集体三等功一次。
李九龙在战后担任了济南和成都军区的司令员职务,并且官至三星上将。到了2003年11月19日,这位将军不幸离世。
http://omashta.com/xinwendongtai/126556.html